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关注

“四大招”成就今年理科冠军

发布日期: 2015-06-29 10:55:41 浏览次数: 字体:[ ]

  语文137分、数学142分、外语145分、理综290分,总分714分,全市理科第一名,全省第五名!一个个令人惊叹且漂亮的数字,是淄博六中高三15班毕业生孙晓春缔造的。
  当一个个数字映入眼帘,孙晓春的心情越发雀跃。“看到分数我非常高兴,当晚就和家人到外边吃了顿大餐庆祝。”孙晓春兴奋地说,高考属于超水平发挥,在校各种考试中,分数在680分至690分之间,一般在全校第三至第五之间。
  在班主任孙晓苹眼中,孙晓春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孩子平常很自信,而且思想非常活跃,发现哪里不对,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他平时成绩一直很好。在淄博市三次模拟考试中,都是前三十名的。”
  孙晓春的完胜,在了解他的人看来其实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成为学霸,就是各科成绩无短板,孙晓春在高考中做到了!这归结于他有自己的“学习秘籍”。
  大招一:取长补短
  “我数学学得好点。因为我个人擅长理解,对于数学这种纯理解的学科有优势。”孙晓春表示,数学不仅只做题,更要理解透知识点,尽量养成“数学思维”。万变不离其宗,做题多了后要归纳,很多题类型相似,解法没有变化,就要归纳出主要解题思路。
  “学习主要学的是自己不会的,所以做题时能够一眼看穿的可以跳过,重点找新类型的题完善自己的体系。复习时要注意看错题集。到了后期,基本上没有新类型的题了,成绩差异大部分在于归纳和错过的题是否完全明白。”孙晓春表示,在学习上不要做“完美主义者”,不要纠结于一定拿满分。
  孙晓春的“短板”在于语文和英语,所以他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这两科。“英语科目平时认真跟老师的思路走,抓好基础。”孙晓春回忆,高一至高三上学期,他比较注重英语基础,比如词组、语法的记忆,以累积知识为主;高考冲刺阶段,就注意分阶段练习各种题型。语文科目还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同时自己“觅食”找题做,找书看。
  “分数薄弱说明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相应科目,其实只要肯用心投入时间,一定会有进步。”孙晓春总结到,想要提分,考试时调整心态也很重要,要学会放轻松。
  大招二:松紧有时
  高中,好比一场马拉松,孙晓春选择在每一阶段松紧有时,在每一天张弛有度,在每一次考试中力度得当。
  “高一高二松,高三紧全年,重点是跟着老师走。”孙晓春认为,高一高二学习任务不重,松是一定的,要是太紧了,以后很可能会出问题;高三老师抓得严,自然会紧。而在一天的学习中,孙晓春总结上课时间最宝贵,“上课听讲要注重理解,尽量把老师讲的都吃透,理解不了下课要多想几遍。”
  许多人注重知识的累积时忽略了答题技巧,孙晓春却在考试中找出了自己的节奏感。
  拿到试卷时,通看一遍试卷,大体感觉一下难度,第一轮答题时难题果断跳。试卷可按分数,将作答时间对应一下,比如理综300分150分钟,一分钟平均要做两分的题。如果考试时一道题用掉一半时间还没有头绪就要跳。等到会的全部答完,再做之前跳过稍难的。“能拿到的分一定拿到,所以心态要摆正,不要在一个题上咬死。”孙晓春说。
  大招三:做题有方
  要不要题海战术?这是困扰每个高中学子的问题。孙晓春认为要搞题海战术,但要适度且有方。
  “正常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可以,也可以问老师找题。题海对数学理综可能效果好点,做错的题要吃透,不能专门找新题忽视以前错的题。
  高三以前不推荐题海,把基础打牢是最重要的。高三复习时,建议专门用一周或几周来练习专项,像是一周做完形填空,一周做阅读理解,效果可能好一些。”孙晓春说,做题时,一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外的题(主要是大题),适当采取跳步骤的方法“混分”,选择、填空题可以用特殊值或者把选项代入。
  招数四:选择性“健忘”
  学霸也不是神仙,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当年,孙晓春以全区18名的成绩进入淄博六中。高一下学期,孙晓春考了两次年级第11名,高三初期,总是徘徊在第七、第八。在别人看来,这个名次已经相当理想,可对于平时排在全校3-5名之间的孙晓春来说,还是有些“不光彩”的。不过,他的“难受期”很短,休息几天就忘了。他开玩笑地说,自己天生坚(jian)强(wang)。
  “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信心一定会有。”孙晓春还分享了自己的放松心态小窍门,考完试对答案后,把粗心扣的分加到实际分上,这就会比正常分数高一些,把这个分当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结果,心情就好不少,下一次也有了目标。
  在分秒必争的高中,孙晓春有时也选择性地健忘自己是个即将奔赴高考的学生,干些“出格”的事情。打乒乓球、玩游戏,看小说,这些爱好占据了孙晓春大部分的休息时间。
  “秘籍”让孙晓春在学习中如鱼得水,在各类竞赛中也屡斩佳绩:物理竞赛全国三等奖,数学联赛全国二等奖,化学竞赛全国三等奖,生物竞赛全国三等奖。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向往北大。当别人还在纠结上哪所大学时,孙晓春心里已经有了目标——北京大学物理专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