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传来喜讯,我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授予“中国电热锅产业基地”称号。这也是继“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软体家具产业基地”之后,周村荣获的第三张“国字号”名片。
这项殊荣的获得,无疑是业界对我区电热锅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一时间,周村电热锅产业成了同行业关注的焦点。如何继续保持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牢牢占据业界领军地位,不断擦亮“中国电热锅产业基地”这张“国字号”名片?《周村区电热锅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据了解,我区制定该方案的初衷,正是加快推进电热锅产业精准转调,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巩固提升我区电热锅产业发展水平。转调方向与具体措施,则是规划建设山东智慧厨电创新产业园项目,实施“五个一批”转型战略,补齐弱项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引导电热锅产业走上集约集聚、高端高质、绿色时尚、智能便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根据方案,我区将按照“两步走”的思路,全力推进山东智慧厨电创新产业园项目建设。计划2018年,产业园一期及园区路网、水、电、气、暖、网络等基础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引进入驻电热锅企业不少于10家,行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2019年,产业园二期及智慧厨电大厦投入使用,引进不锈钢深加工、电热锅及小家电企业不少于50家。到2022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届时,将显著优化我区电热锅企业发展环境,有效解决电热锅行业污染问题,补齐电热锅企业布局分散、监管难度较大、产业整体“低小散乱”的短板。据了解,目前智慧厨电产业园区指挥部正全力靠上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明年5月份园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园区建设聚合力,“五个一批”增实力。为改变电热锅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档次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品牌意识薄弱、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的现状,方案明确提出,将对电热锅企业实施“五个一批”转型战略。具体来说,就是就地提升改造一批,即符合条件的,就地提升改造;搬迁入园一批,即凡达不到就地提升改造条件的,或有入园需求的,鼓励入园;关停取缔一批,即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一批,即鼓励骨干企业兼并“小散乱”企业;招商引进一批,即“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外地优质小家电品牌企业。同时,方案着重强调,将严格坚持环保、安全、质量倒逼原则,实行环保不达标、安全不达标、质量不达标一票否决,推进产业整体水平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此外,方案中还提出,我区将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同时打造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商标、驰名商标,并为企业搭建园区发展基金、研发检测平台、人才技术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仓储物流平台、电商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发展平台,落实优质入园企业激励政策,还将通过“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培育本土会展品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周村电热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到2022年,培育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30家以上,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培育、引进产值过5亿元企业5家以上,将电热锅产业培育成我区百亿级产业,使周村成为全国重要的厨电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展销集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