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南郊镇杜家村大集“搬家”成了辖区村民们热议的话题。设立多年的大集为何要迁址?近千个经营摊点如何一次性迁移?大集迁走后群众反响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杜家村大集刚形成的时候是在周演路,每逢阴历三、八设集,最早大约有四五百个经营摊点。”南郊镇城管办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自形成以来,大集的范围就一直控制在庆淄路米沟河桥以西至体育场路泡花碱厂大门以南。”2016年,由于周演路翻修,杜家村大集被迫延庆淄路向东延伸,同时由于城区范围内市场管理力度加大,部分城区集市的容量受到压缩,一部分经营摊点外流入杜家村大集,使得摊点总数一度接近上千个,范围也扩大至庆淄路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附近。随之而来的是每逢大集时,大量人流车流导致庆淄路、周演路交通严重拥堵,不仅阻碍了群众出行,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更影响了文明城市形象,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虽然前期已进行过多次整治,但由于杜家村大集规模较大,经营摊点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是继续原地整治“保守治疗”,还是彻底迁走大集根除乱象?南郊镇党委政府经过慎重研究、通盘考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既是落实‘五长制’的具体行动,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实际需要,更是对群众期盼的积极回应。”南郊镇镇长刘鸿智向记者道出了迁址的根本原因。
为妥善做好大集迁址工作,南郊镇主动与丝绸路街道和区城管执法局协调对接,提前向集市内各经营摊点下发迁址通知,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取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迁址当日,南郊镇、丝绸路街道、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出动人员30余人,各类车辆10余辆,一举将催化剂厂门口向东延伸至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的经营摊点,全部迁移至周演路杜家村西南与古城路口交汇处至郭家村段。随后,他们又对庆淄路段未迁至新大集的流动摊点进行了劝阻清理,并对新大集摊位实行统一管理,设置了标识标志,引导各经营摊点规范经营,保障过往行人车辆顺利通行,从而彻底解决了庆淄路、周演路逢集必堵的历史遗留问题。
迁址效果好不好?还得群众说了算。在杜家村大集经营多年的摊主李大爷告诉记者,以前大集没搬的时候,只要是逢集的日子,路上就挤得水泄不通,由此引发的小事故和摊主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现在好了,大集搬了家,路好走了,也不堵了,买的卖的都能沉住气,生意也比以前好啦!”李大爷笑着对记者说。从庆淄路、周演路经过的市民也表示,以前大集的时候从这段路走,最起码得比平时多花20分钟到半个小时,现在大集搬走了,路也变得畅通无阻,确实是给老百姓解决了一个难题。
“杜家村大集迁址,是南郊镇近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辖区违建拆除、环保治理等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解决突出问题,严格考核奖惩,让‘五长制’真正在南郊落地生根、发挥长效,为群众谋求最大环境福祉,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南郊力量。”采访即将结束时,南郊镇党委书记苏瑞刚信心满怀地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