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熊猫血”接力彰显城市文明

发布日期: 2017-07-21 09:02:42 浏览次数: 字体:[ ]

  “急需急需!!谁是Rh阴性B型血,求助!!”这样的求助消息,相信很多人只是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过。但这次,求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日前,在永安街街道,就上演了这样一场爱心救援接力。
  夏日的夜晚本就炎热难耐,永安街街道朝阳社区居民朱先生不幸突发急性胃出血,由于出血多,急需输血,检查中又发现自己是B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在医院、淄博市血库无血源的紧急情况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求助了社区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获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将信息转发街道“便民服务+互联网”平台,进而整个永安街街道及辖区各社区、村利用各自微信发布平台,同心协力展开了爱心救援,利用各种渠道信息源帮助这位急性胃出血的父亲,众人之力,战无不胜,一条条急需熊猫血的求助信息,在永安街街道朋友圈内轰炸式转发,进而引爆整个周村朋友圈,一场爱心救援接力就此展开。一时间,周村全城动员,爱心涌动,许多热心市民自发参与到寻找“熊猫血”的队伍中来。有周村出租无偿爱心献血车队四处联系,有市民到医院想给朱先生献血……,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当晚便联系到了2位熊猫血爱心捐献者并及时与病人家属取得了联系,血源问题得以解决,这场“全城寻血”行动才画上圆满句号。而这正是永安街街道开展“便民服务+”模式以来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服务,永安街街道督促辖区9个村居健全完善并认真管理“两微一端”发布平台,将社区居民紧密联系起来,及时发布新政策、新动态,回复居民的业务咨询、救助信息。通过微平台,将服务群众变“被动”为“主动”、由“老传统”向“新媒体”转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格局。便民服务+零距离,让永安街街道便民服务实现零距离,年龄大和身体状况不佳的居民,社区网格员提供“零距离”上门服务,尤其在开展大数据录入、退休人员认证等业务时,更是主动联系80岁以上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既保证工作按时完成,也为居民送去便利,让居民“足不出户、不用求人、能办成事”成为街道为居民做出的最大承诺。
  “小事见文明,这场爱心救援,也凸显了街道近年来的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创城活动开展以来,辖区各社区、村,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文化墙等多元宣传方式,全面开展核心价值观、文明市民三十条等宣传,以浓厚的创建氛围不断感染居民,引发创建共鸣,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采访中,街道党工委委员孟丽介绍说。当前,在永安街街道,从老旧小区,到背街小巷;从十字路口,到贫困群众家中;从小广场,到小公园,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头戴小红帽,有的帮助居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有的在居民区开展公益宣传,有的到贫困群众家中送温暖送关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嵌入辖区每一名群众的内心。
  “街道正将自身短板前置、向关键聚焦、朝问题发力,继续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投入,完善各类创建考核机制,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让辖区群众切实受益。”采访中,永安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庆如是说。

  “全城紧急行动寻找‘熊猫血’,一场爱心接力,彰显了周村这座城市浓浓的人文情怀,比‘熊猫血’更珍贵的是市民的文明素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区文明城市创建正不断走向深入。文明城市创建,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面貌,更涵养着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