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长制”里的“一线”情怀 | |||
|
|||
|
|||
喂,是苏段长吗,有个事和你反映一下,步行街上划停车线给俺挡着门口了,进不来、出不去的,你得给俺处理处理。”东街居民杨先生给“五长制”单位区供销联社苏国迎主任打电话带着情绪说。“好的,好的,我们先去了解核实情况,一定给你满意的答复”。 民意即是指令。区供销联社接到电话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原来杨先生说的划线是我区针对车辆乱停乱放,重新规划、规范步行街停车秩序的新举措,是打造“六最”城市“最秩序”的具体实践。设置清晰规范的停车线是受到包括杨先生在内的广大市民欢迎的。但工作人员在施工中忽略了杨先生所住小区的门口是一个公共通道的实际,也确实给“杨先生”们带来了不便。区供销联社将了解到的情况立即反映到周村交警大队,对方表示停车线划在小区门口并非本意,是一个疏忽,并答复立即整改,很快杨先生门口的停车线便消失了。 “喂,是杨师傅吗,前天你反映的划线问题,人家交警同志给你解决好了,你看到了吗?你满意不?”“噢!是苏主任啊,看到了看到了。行啊,你们和交警队干的挺好,我挻满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五长制”是我区全面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在城乡管理上推行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新模式,杨先生的一句“满意”道出了我区推行“五长制”以来的“初心”,也温暖了一年来为“五长制”工作默默奉献的人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