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电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 |||
|
|||
|
|||
工程机械隆隆作响,建筑工人紧张施工,几个月前还空荡荡的场地上,一栋栋现代化厂房已然拔地而起。这是前不久记者在位于309国道的山东智慧厨电创新产业园项目现场看到的画面。 这一项目的建设可谓恰逢其时。以电热锅为代表的厨电产业是周村的传统优势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配套齐全的产业链条,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5年,我区被省轻工联社和省家电协会共同授予“山东省电热锅生产基地”称号,2017年9月份又通过了“中国电热锅产业基地”的专家评审,这无疑是业界对我区厨电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 然而,随着厨电产业的迅速膨胀壮大,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开始凸显:产业整体“低小散乱”,产品档次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布局分散,监管难度较大,品牌化程度不高,产业研发能力不强。尤其是受当前环保、安全等因素制约,已有相当一部分电热锅企业被关停或向外区县迁移。可以说,周村厨电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东智慧厨电创新产业园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2018年市重大、区重点项目,位于旱码头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内,北临309国道,南至南郊镇樊家村,东至东过境路,西至北方不锈钢市场。整个项目总占地面积38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亿元,规划建设智慧厨电大厦、会展中心、仓储式标准厂房等,集生产加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展示展览、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堪称我区厨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扛鼎之作”。 既然名为智慧厨电创新产业园,智能化和创新性元素在该项目上体现得可谓淋漓极致。据了解,我区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引进高端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园区智能化生产。积极与海尔、荣事达、富士康等知名厨电企业进行洽谈,引进小家电生产线,提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主动与相关科研院所、检测平台对接,降低产业科技门槛,推动我区传统厨电产业链完成智慧转型。同时,园区还可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提供智慧空间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制造、空间智能化在物联网智慧园区的应用。 截至目前,项目一期6栋厂房进展顺利,其中6号楼已封顶,其余5栋将于月底前全部封顶,下一步将开始安装墙板、门窗等,力争10月份达到交付条件。项目投用后,预计年实现税收8000余万元,2020年有望达到百亿级产业规模。以此为依托,我区将一举成为全国重要的厨电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展销集散中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