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工作重点 | 一季度目标 | 二季度目标 | 三季度目标 | 四季度目标 |
1 | 实施“第一村医”带动医疗强基工程:支持“第一村医”工作,帮助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等工作。(该项只涉及王村镇、南郊镇、经济开发区) | 1.制定辖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摸排调研辖区村卫生室空白村情况。 2.到“第一村医”帮扶村卫生室进行工作调研,听取村两委对“第一村医”支持工作的汇报。 | 1.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做好“人人争做第一村医”活动启动、开展等工作。 2.参加第三批“第一村医”工作总结暨第四批“第一村医”派驻会,完成第四批第一村医派驻任务。 3.实地督导村两委与“第一村医”联合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等工作,完成季度目标任务,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工作进展。 | 实地督导村两委与“第一村医”联合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等工作,完成季度目标任务,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工作进展。 | 1.参加第四批第一村医总结及第五批第一村医派驻任务,对“第一村医”年度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总结。 2.实地督导村两委与“第一村医”联合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人群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等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2 | 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管理: 1.生育登记覆盖率达到考核指标。 2.落实出生、孕情、婚姻信息采集、核实、上报、交流制度。出生统计合格率和孕情上报及时率达到考核指标。 3.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 1.生育登记服务覆盖率达到98%以上。 2.出生统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孕情上报及时率达到95%以上。 4.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 1.生育登记服务覆盖率达到98%以上。 2.出生统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孕情上报及时率达到95%以上。 4.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 1.生育登记服务覆盖率达到98%以上。 2.出生统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孕情上报及时率达到95%以上。 4.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 1.生育登记服务覆盖率达到98%以上。 2.出生统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孕情上报及时率达到95%以上。 4.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
3 | 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 2019年新增计划生育奖扶、特扶人员信息录入、变更及时准确。 |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联系人覆盖率达到100%,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100%;新农合计划生育补贴人员信息核对准确;制定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实施意见,严厉打击“两非行为”。 | 落实奖扶、特扶人员半年扶助金。审核确认2018年-2019年城镇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奖扶人员资格。 | 审核确认城镇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第五批次人员资格。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及时率、准确率达到99%及以上。 政策内怀孕14周以上引产手术须有区级同意证明。 |
序号 | 工作重点 | 一季度目标 | 二季度目标 | 三季度目标 | 四季度目标 |
4 |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优生优育进社区、计生协会建设、村民自治、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青春健康教育。 | 制定计生特殊家庭“一镇一品”项目文本,重大节日开展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落实帮扶联系人制度。制定优生优育进社区活动及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意见或方案,定期开展活动。 | 组织计生特殊家庭免费健康查体,开展帮扶活动。“5.29”会员日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协会建设,开展村民自治和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指导辖区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 | 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活动,镇办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开展优生优育进社区宣传活动。加强协会建设,开展村民自治和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指导辖区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 | 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档案齐全规范,平台信息和台账报表变更及时。开展村民自治,加强协会建设。指导辖区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开展优生优育进社区宣传活动,每个镇办分别培育优生优育活动和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示范村居各1个。 |
5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项目工作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助辖区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完成年度项目目标任务。 | 协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迎接省对我区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 1.实地调研本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召开201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动员会。动员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配合辖区承担项目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居民档案复核升级、重点人群健康查体、入户季度随访、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完成季度目标任务,季度末向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汇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 1.配合辖区承担项目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居民档案复核升级、重点人群健康查体、入户季度随访、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完成季度目标任务,季度末向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汇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做好区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 1.配合辖区承担项目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复核、重点人群入户季度随访、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向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汇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做好区级2019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3.巩固工作成果,分析问题,拟定工作措施,制定2020年工作计划。 |
6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 调查摸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召开工作推进大会。 | 督导、协助各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及时向区卫生健康部门汇报。 | 督导、协助各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并及时向区卫生健康部门汇报。 | 1.做好省、市、区的专家组验收。 2.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成果。 |
7 | 做好城乡妇女“两项疾病”(乳腺癌、宫颈癌)筛查,降低“两癌”发病率。 | 宣传普及“两项疾病”筛查知识。 | 1.召开动员会,组织动员适龄城乡妇女参加筛查。 2.完成年度筛查任务目标的40%。 | 完成年度筛查任务目标的90%。 | 1.全面完成筛查任务。 2.巩固筛查成果。 |
序号 | 工作重点 | 一季度目标 | 二季度目标 | 三季度目标 | 四季度目标 |
8 | 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严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发生。 | 1.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帮扶小组人员职责。 2.本辖区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发生。 | 1.网格员明确分工,本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责任到人管理率不低于95%。 2.本辖区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发生。 | 1.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一次筛查评估工作。 2.本辖区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发生。 | 1.10月底前以奖代补工作完成率100%。 2.本辖区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发生。 |
9 | 组织本辖区计划怀孕夫妇到区妇计中心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完成全年任务的25%。 | 完成全年任务的50%。 | 完成全年任务的75%。 | 完成全年任务的100%。 |
10 | 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1.建立完善慢病防控工作体系和机制。 2.创建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构建健康支持环境。 3.普及健康教育、促进全民健身活动。 | 1.完善创建方案。 2.健全领导小组、确定责任人、联络员。 3.开展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创建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 1.做好2018-2019档案资料整理和上报工作。 2.全面完成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社区(村)占社区(村)总数的60%以上,健康社区(村)占同类单位总数的30%以上。 3.根据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 做好迎接市级考评各项准备工作。 | 全面完成示范区创建各项任务指标,迎接省级考核。 |
11 |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1.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2.作业场所现场检查。 3.接害职工职业健康检查。 4.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 | 指定科室负责,有专兼职人员,做好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申报率95%以上。建立健全管理档案。 | 检查企业30%以上,督促整改发现问题,对逾期不改的及时上报。 | 检查企业30%以上,督促整改发现问题,对逾期不改的及时上报。 | 检查企业30%以上,督促整改发现问题,对逾期不改的及时上报。 |
12 |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 1.及时排查、上报。 2.指导、规范、检查。 3.协助查处、取缔。 | 指定科室负责,有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全管理档案。 | 1.每季度对所辖单位检查1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及时发现新设立单位并统计上报,进行指导、规范。 | 1.每季度对所辖单位检查1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及时发现新设立单位并统计上报,进行指导、规范。 | 1.每季度对所辖单位检查1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及时发现新设立单位并统计上报,进行指导、规范。 |
13 | 医养结合及医养健康产业。 | 1.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年度工作任务,党政领导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报次数不少于2 次。 2.建立定期督导考核机制。 3.明确医养结合工作管理机构,建立医养结合分工合作机制,各相关单位职责明确。 | 1.培育智慧健康养老社区建设,包括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支撑体系、智慧健康养老信息平台、老年应急救援服务平台、智慧健康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各项健康养老服务。 2.落实定期督导考核机制。 3.落实医养健康产业申报工作。 | 1.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7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5%以上。 2.力争养老机构能够提供医疗服务,政府运营养老床位占比不超过40%,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 3.加大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组织医疗服务能力融合发展。 4.落实医养健康产业申报项目材料上报工作。 | 1.至少培育1家智慧健康养老社区,引导社会力量创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两院一长建设。 2.辖区内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3.落实医养健康产业申报项目材料上报工作。 4.完成周村区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