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

王村镇:开动乡村振兴“复兴号”

发布日期: 2019-08-02 10:22:20 浏览次数: 字体:[ ]

         时值盛夏,暑热难消。在王村镇朱首湾村的淄博玫瑰风情园里,几名外地客商正坐在阴凉地里喝着玫瑰茶,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中天玫瑰具有花期长,抗旱、抗寒、抗盐碱,出油率高、产业化效益高、绿化美化效果好等特点,加工后的产品药用、食用均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们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1500余万元,种植玫瑰1300余亩……”公司负责人一边向几名客商介绍着产品和企业的情况,一边为他们递上了自制的玫瑰精油、玫瑰茶等产品。

  要想“乡村兴”,先要“产业兴”。为此,王村镇积极抓好“龙头企业+农户”工程,发挥农业龙头项目带动作用,依托广晟玫瑰园和凤凰山田园综合体,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集体增收和群众就业,让村民坐上了乡村振兴“复兴号”,打造了“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乡村振兴样板。

  特色种养已成为王村镇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平楼村特色瓜果大棚里,几名农民正在培育特色蔬菜“贝贝南瓜”。村党支部书记丁志强一边察看秧苗一边向记者介绍道:“‘贝贝南瓜’又叫金丝栗瓜,个头小巧,既有南瓜的清香,又有板栗的口感,因为它的甜度比较高,除了可以做家常菜,也可以作为宝宝辅食,或者给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吃,市场前景非常好。”

  “我们借助‘一村一产业’项目,在各村因地制宜开发了 金鱼养殖、蘑菇种植、猕猴桃种植、大棚种植等农业振兴项目,引进科技人才,钻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目前,32个村已建立或正在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全部消除集体经营性收入6万元以下的村打下了良好基础。”镇党委副书记袁钊介绍道。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近年来,王村镇围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重点开展背街小巷硬化、生活污水改造、弱电下地、村级绿化提标、“美在庭院”创建等工作,并依托李家疃、苏李等传统文化村落抓好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了独有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