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激励前行,鲁商文化彰显特色,传统文化镌刻乡愁—— | |||
文化赋能旱码头 | |||
|
|||
|
|||
文化之于一座城市,既是历史演进的宝贵记忆,又是彰显特色的独有标签,更是推动发展的无形力量。 前不久,省文旅厅公布了我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我区北郊镇北旺村榜上有名,成为此次全市6个入选村之一。 北旺村的入选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马耀南、马晓云名列其中。作为“一马三司令”的故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耀南故居就坐落于北旺村南侧,多年来前来瞻仰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我区充分用活用好马耀南故居这一干部群众身边最鲜活的红色资源,抓住社会各界纷纷来到英烈故居瞻仰的有利时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除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周村还有另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鲁商文化,而其载体就是周村古商城。日前,市领导专题听取周村古商城详细规划方案汇报。会上,清控汇金文旅结合运营经验和商业发展趋势,综合客源的消费倾向,以一期“真场景、真故事、真人”,二期“匠心、匠萃、匠传”,三期“造势、造梦、造像”为主题,对周村古商城的项目定位、业态策划及总体概念作了详细汇报。 “周村古商城是我国为数不多、富有大量原真性遗存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把保护放在首位,将项目策划建设运营好,助力周村乃至淄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清控汇金文旅总裁吴忠林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未来的保护开发运营过程中,周村古商城将充分考虑项目的文化属性,突出本土文化元素,深入研究业态布局,不断拓展主体项目空间,利用线上线下联动及场景营造手法,有机衔接“吃住行游购娱”,丰富完善特色文创产品,同时统筹好景区发展与周边社区治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新建与改造提升的关系,打造历史现代交相辉映的精品文化旅游景区。 红色文化激励前行,鲁商文化彰显特色,传统文化镌刻乡愁。王村镇是《聊斋志异》的诞生地、中国小米醋的始祖和发源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辖区内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省级传统村落8个、文物点31处,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丰富。 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入挖掘王村镇域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投入大量人财物力进行保护开发建设,经过几年的整修、展陈,初步形成了极具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五古商镇”,即以李家疃村、万家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以李家疃王氏大庄院、沈古村沈家大院、苏李村王氏祠堂等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以聊斋文化、毕氏家族文化、五音戏文化为代表的古文化,以蒲松龄、毕自严、毕道远等为代表的古贤,以王村醋、王村黄酒等为代表的古工艺。日前,“王村商贸文旅古镇”成功跻身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