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搭桥,为企业选聘“科技副总”;穿针引线,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区科技局—— | |||
科创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 |||
|
|||
|
|||
旱码头的春天,草木萌动,生机勃发。一次全方位深度对接,将周村与山东大学的合作推上了新台阶。日前,周村区人民政府与山东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办。此次签约标志着周村区与山东大学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深化校地融合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也是周村区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奋力推进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的关键一步,更是区科技局聚力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上“提效争先”的生动缩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区“三提三争”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区科技局紧紧围绕“126”发展思路,强化“提”的斗志,激发“争”的干劲,用工作主动争取发展主动,以全面创新带动全域提升,推动科技工作赶超突破、争先进位。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科技副总”像一匹匹“千里马”在周村各企业中各尽其能、竞相奔腾。安钰坤是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一名青年博士,被聘为山东鸿宇风机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安钰坤与山东鸿宇风机有限公司的缘分起于2019年,当时公司谋求技术改造及产业升级,急需机械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在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区科技局积极牵线搭桥,不久,安钰坤就走马上任,针对公司的技改、新产品研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 “对于企业而言,选聘一名‘科技副总’,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更重要的是链接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打开了产研融合更广阔的通道。”山东鸿宇风机有限公司负责人安俊深有感触。帮助企业改善焊接参数,并对企业一线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引入机器人自动焊接设备,实现通风机叶轮转子的自动化焊接;利用原先的废旧液压缸及泵站重新设计并制造形成了轴盘叶轮铆接设备,提升了铆接成型工作效率……安钰坤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突破一次次的技术瓶颈。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落实,区科技局积极为校企合作穿针引线,助力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大市场。山东众智达实业有限公司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顾晓华教授合作的“废弃硅铝胶制备莫来石晶须”项目就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见证。“莫来石单晶产品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经专业机构检测,晶型的均匀度、长径比以及不同批次的稳定性都达到了99%以上,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本项目也已经申请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山东众智达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强介绍道。 百年旱码头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取得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绩:山东隆之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星玛科领(山东)流体科技有限公司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深入对接交流,目前正在协商签订合作协议;山东玉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淄博飞狮巾被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获批市级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山东恒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市企业技术中心…… 在“三提三争”的擂鼓催征下,今日的周村,产学研融合创新迈出铿锵的步伐,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点燃实干梦想,科技企业的拔节生长孕育出新的希望,创新平台打造出资源共享的“强磁场”……明天的周村,插上科技的翅膀,将在浩瀚苍穹中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