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关注

老手艺新创造,周村手造“老树发新芽”

发布日期: 2023-05-06 15:32:52 浏览次数: 字体:[ ]

        匠心独具的周村烧饼《遇见周村》包装,工艺精美的“百年商埠”丝巾,寓意吉祥的福王红木“梳心快乐”木梳……在日前举行的“吾悦广场杯”周村区首届“山东手造·品质周村”城市礼物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上,获奖作品纷纷亮相,引得众多嘉宾驻足欣赏。

  这是对周村手造产品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山东手造·品质周村”工作成果的生动缩影。作为自古以来商业文化浓厚的鲁商发源地和百年商埠,周村历来不缺乏历史感厚重的手造品牌和产品。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的周村烧饼,兴起于明代中叶的丝绸纺织业,酿造技艺起源于龙山文化时代的小米醋始祖王村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虽然底蕴深厚,但周村手造“倚老”却不“卖老”,而是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以丝绸纺织产品为例,去年,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创新研发的名为“炫彩蝴蝶”的真丝提花面料,在山东省第四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和第一届纺织服装分赛上,一举捧回了纺织服装分赛银奖。

  “这种面料使用的炫彩纱是一种特殊的纱线,我们将其作为纬纱,用桑蚕丝做经线,经过复杂工艺反复织造,成品面料多种颜色交替出现,呈现出蝴蝶翅膀般惊艳的色彩效果,而且内在指标均达到国标优等品标准。”谈及新产品,大染坊公司总经理张晓光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据了解,大染坊公司的丝绸制品已逐步从日常用品转型为文创产品,部分高端产品因原料稀缺、工艺复杂,甚至要以克论价。

  大染坊公司的丝绸面料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另一种看似普通的手造产品——陶瓷和玻璃器皿,却在海外市场广受好评,颇有“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味道。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正是周村本土企业山东丰之源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据丰之源公司相关负责人尹玉娟介绍,丰之源的产品主要是陶瓷和玻璃制品、不锈钢餐具等,公司拥有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年产量超过1000万件,年出口额超过1600万美元,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地区。“和传统陶瓷、玻璃制品相比,我们更加注重设计和创新,在这个环节投入了大量精力。”尹玉娟对记者说,“每年我们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推出几百款新品和花色,力争在国际日用品市场上占得先机、站稳脚跟。”

  “锦灰堆”是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的一个画种,其画面繁复、形式新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列入省级非遗。“锦灰堆”第四代传承人耿学知的展览馆和传习所就位于周村古商城。近年来,耿学知始终致力于“锦灰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他潜心梳理“锦灰堆”的文化脉络,赋予“锦灰堆”作品以时代主题和全新画风,并成功烧制出断代近百年的“锦灰堆”瓷器,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实用的手造产品。

  不仅如此,耿学知还受聘于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向在校留学生传授“锦灰堆”技艺,让留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先后应邀在塞尔维亚、美国、韩国等国家举办“锦灰堆”画展,其作品被美国皮博迪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塞尔维亚文化遗产之家等收藏,成为周村手造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生动例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