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打造“四位一体”普法模式 让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走“新”更走“心” | |||
|
|||
|
|||
近年来,周村深入推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五式”工作法,探索建立“普法宣传+学法阵地+实践活动+法治创建”“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加强宪法、民法典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 一是“精准式”普法让法律意识入脑入心。充分发挥全区法治副校长、“八五”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普法力量优势,利用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预防校园欺凌、禁毒、校园安全等主题,积极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法律进校园”精准普法宣传活动220余场次,先后形成“彩虹伞”青少年自护、“青苗课堂”、“检护‘未’来 与法‘童’行”等青少年普法宣传品牌。通过向广大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法律护航青少年成长之路。 二是“阵地式”教学让法治学习寓教于乐。全面推进全区各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法治资源教室建设,先后打造周村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验地、城北中学青少年法治长廊等特色法治文化阵地10余处,将宪法、民法典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内容融入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校法治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接受全方位、立体化、多样化的法治文化熏陶。创新普法形式载体,整合教育、公安、税务、消防等部门单位优势资源,开展“少年模拟法庭”、“检察开放日”、“法治沙龙”、“法治游园”等青少年“体验式”法治实践活动150余场次,打造“德育+普法”“税收+普法”“禁毒+普法”等“N+普法”模式,构建“沉浸式”普法打卡新体验,进一步强化学法效果,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积极性。 三是“互动式”体验让宣传效果精准高效。开启“互联网+法治宣传”新模式,录制普法“云课堂”,开启“云端普法”和“线上开讲”,借助“抖音”等平台通过“网络连线+网络直播+互动咨询”等方式开展“大学生反诈法治直播”等线上普法宣传活动50余场次,有效拓宽学法覆盖面。周村检察院自主研发与法“童”行智慧未检平台,制作《你好,同学》《莫让“网事”不堪回首》《法办人生路,青春不迷航》等原创普法微视频30余部,打造“云上”法治微课堂。通过开展“少年模拟法庭”、“法治飞行棋”等青少年“互动式”法治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的结合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法热情,提升学法趣味性和吸引力,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接受法治教育。 四是“打包式”服务让法治创建扎实推进。全面推进学校法治创建工作,推动建立法治教育校长长效机制。从司法行政机关及法律工作者中遴选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法治校长,根据工作实际进行调整充实,目前全区80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备法治校长。充分发挥法治校长专业优势,从领导机制、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为学校把好“法律关”,依法维护教职工和学生合法权益。指导培训有经验、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组建法治教育团队,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现场观摩等方式定期交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确保学校法治教育工作有“明白人”。全区法治教育校长共为学校提供法律服务600余次,开展法治座谈会、培训会等160余场次,极大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