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周村大队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
|
|||
|
|||
2024年,周村交警大队在区委、区政府和市交警支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牢“抓队伍、防事故、整秩序、优服务”四大中心任务,严守三条底线,做实四项警务,深入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保障了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有力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大队党总支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在认真研读相关政策规定、领会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要负责人带领大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把法治政府建设列为重要培训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民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执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带动全大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切实发挥大队党总支在推进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年来,大队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充分发挥了党总支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本单位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下属部门负责人依法办事。2024年无一起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形发生。 (三)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全大队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显著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精神,以身作则,严格践行相关要求,提高了广大干部民警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法治化工作水平,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充分发挥好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引领示范作用,自觉为全大队作表率。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从严管党治警,全力深化队伍规范化建设,构建全方位队伍监管格局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党纪法规学习教育,通过动员部署、测试答题、举办廉政教育警示课、读书班、专题研讨等多项活动,推动党建引领走深走实。二是强化纪律作风建设。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观看《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典型案件警示录》和《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警示录》、民辅警违纪违法情况通报等系列警示教育活动。严格贯彻执行“六项规定”,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4次,组织全警廉政谈话600余人次,“千名警长进警家”座谈会16场300余人次,增强“八小时以外”监管合力。三是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开展“最后一里”落实不力问题专项整治、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执法管理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问题集中整治、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廉洁过节等专项整治行动20余次。四是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网上视频巡查15次,专项督察9次,巡查点位230余个150余人次,有力整治了迟到、早退、违反着装规定、驾乘电动车不戴头盔等问题。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涉酒案件、疑难和亡人事故,每月开展执法巡查和法制员考核,每天对执法记录仪视频关联情况进行巡查比对,开展积案清理、执法办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五是持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立足岗需技能,坚持学以致用,采取集体学、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用好交警网校、视频培训等平台,组织开展勤务、事故处理、科技赋能、数据魔方等培训班13期共计1000余人次,全面提升民辅警队伍整体素质。 (二)严守事故预防底线,着力系统治理,全力打造“木桶式”立体化事故防控体系 一是加强风险隐患研判。成立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研判中心,统筹交安委牵头作用,建立健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落实交安委集中办公,研判会商、现场办公、挂牌复盘、督导检查一体化运作,扎实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夯实事故防控基础。二是排查整治各类隐患。通过安装电子警察及配套设施、路口重新渠化、安装标志标牌等方式整改G309国道周隆路路口、X011正阳路庆淄路路口至米山村路口路段、淄博市周村区张周路北旺村路段、淄博市周村区张周路北旺村路段、G309国道丝绸路路口5处市级隐患点段。对全区73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回头看”工作,对门前五类必上设施、四类提升设施、两类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摸排,按照“一校一策”编制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报告,积极协调对接教体部门及学校,推动完善交安设施能设尽设。在事故复盘、提视亮口、校园安全等工作中,落实各类整治措施105条。三是深化“人、车、企”源头治理。深化重点车辆、驾驶人及高风险企业联合治理,对预警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约谈等形式督促整改。约谈辖区重点运输企业92家,组织高风险运输企业召开座谈会12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3份,清剿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车辆262辆,“两客一危一校”检验率99.77%,重型货车、挂车检验率95.67%。联合交通部门、教体部门对辖区校车全面摸底排查,按照“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建档立册,针对校车安全性能、安全装置、校车标识、限速标识、停车指示牌、校车标牌等外观标识以及车辆唯一性等内容严格审核。四是实施“线上+线下”多元精准宣教。开展“七进”活动90余次,利用老年人免费体检开展专项宣教、组织村居、社区轮回宣讲50余场,依托镇、村居、重点企业群,深入开展微信矩阵立体化宣教,受教育群众20万余人次。五是多措并举推动大货车综合整治。新增和改造4处大货车长距广角设备,在309国道和102省道靠右行管控路段,新增2处大货车不靠右行驶抓拍设备,设置指示标志32面,提示标志8面,禁令标志8面,提示标志8面。新增和改造4处大货车长距广角设备,自行设计优化大货车数据抓拍模型,严查超载、闯禁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六是科技赋能提升预防成效。增设了张周路涯涯庄集市等5处违停抓拍监控设备,积极利用分局治安卡口和支队备品备件,通过升级改造增设了正路路南段测速卡口,有效解决了正阳路南段车速快,事故多发的情况。积极参与联通路孝妇河桥路段“三同时”建设,督促建设单位增设了违停抓拍设施、完善了减速设施和相关标志标线。 (三)深入推进交通秩序整治,实施精细精准管理,大力提升管控能力和水平 一是做强合成警务实战指挥中心。打造“情指行”一体化指挥调度和合成作战体系,在集成平台、数据魔方、信号调优、微循环调研工程等工作上持续发力,实现对重点违法行为和车辆的精准查控,升级优化勤务模式。二是狠抓路面管控,维护道路秩序。围绕“减量控大”工作目标,组织开展“齐剑2024”、“春季行动”、夏季专项整治等整治行动80余次,查处酒醉驾、三超一疲劳等重点违法行为2600余起。三是开展电动车全链条整治行动。组织全队民辅协警下沉一线,常态化全警上路,落实“机关中队捆绑机制”,突出早晚高峰时段、正阳路、周隆路等重点路段,以电动车不戴头盔、闯红灯、飙车炸街等违法行为作为查处重点,教罚结合,大力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四是扎实开展违停整治行动。加强对违法停车突出的309周村水库、鲁泰大道孝妇河桥、102省道济南交界等路段的整治,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查处力度。积极联合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辖区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以古商城周边道路、步行街、信誉楼、吾悦广场等为重点区域,打击违停乱停、占道经营、占用公用停车位等违法行为19000余起。五是深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利用学校护学岗,按照“定人、定岗、定职责”要求,加强执勤人员指挥疏导和秩序维护力度,引导接送车辆有序停放,紧盯学校上下学期间周边重点路段,紧盯定制公交、面包车、农用车等重点车辆,严查超员超速、违法载人、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切实防范涉校事故发生。 (四)深化交管服务保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党委政府和群众满意度 一是全力做好大街古商城5A级景区创建工作。按照古商城5A创建环境提升工作分工要求和包保工作方案,在古商城4处出入口及周边设立执勤岗位,安排警力对周边道路通行秩序、停车秩序等进行维护。配合文旅部门、古商城发展保护中心等对景区周边道路进行实地勘察,新施划开放通济停车场和240余个停车泊位,对北广场即停即走区域进行施划,对树木遮挡、标志标线不清晰等隐患进行全面摸排整改,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和完善交通设施。二是做好节假日及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工作。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旅游业高速发展,积极制定各类交通安保方案,科学合理部署警力,重点做好古商城景区、海月龙宫、信誉楼、吾悦广场等重点区域道路安保工作,圆满完成春运期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啤酒节、中高考、国庆节等交通安保任务,确保辖区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严重交通拥堵。三是做实做细货运企业道路通行服务保障工作。优化城区货车通行政策,及时调整禁行区域,将东侧姜萌路禁行区调整为深圳路,便于货车出入便利。充分利用云哨系统加强对进出辖区的货车驾驶人进行安全诱导和精准推送,提示大货车驾驶人注意靠右行驶和右转必停,切实防范右转事故。四是细化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车辆淘汰工作。明确任务分工、淘汰范围等要求,对二手车交易市场和相关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做好专项培训和告知工作,严格业务审查,强化宣传引导,鼓励群众主动淘汰,积极推进治理工作。五是深化交管政务服务改革。通过进企业、走镇办、宣传“交管12123”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货车通行证办理、车驾管业务优化等便民利民工作的开展。严格落实市区工作机制,做好12345热线民意诉求办理和民生警务分析研判工作,精准解决群众诉求与期盼。今年累计办理通行证72万余张,全区10家驾校实现网上报名预受理驾驶人考试,初学受理6346人次。办理群众投诉5442起,群众满意率91.24%。六是重点做好道交一体化建设。会同区法院、区司法局及8家保险工作对“道交一体化处理”平台工作衔接与融合进行探讨交流,推进“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处理效率。 2024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大队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分析当前和下一步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队伍管理状况,谋划下一步工作思路。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全区交通事故总量依然很大、死亡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事故预防成效的待提升,事故“显性”和“隐性”隐患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老年人引发的事故仍然多发。二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依然繁重,动态和隐性隐患发现和治理难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电动车头盔治理、老年人宣教、早晚高峰管控等重点工作上,还存在整治手段不力、资金不足等问题。四是在队伍管理方面,执法顽瘴痼疾整治任务重,纪律作风不严不实,执法引发的问题和复议时有发生。同时,民警年龄老化、警力不足、执法舆情风险等问题制约队管理成效。五是事故处理、调解机制以及深度调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事故量大、电动车事故多发、老年人事故多、处理难度大,民警工作压力和责任大,深度调查工作专业力量、机制及协调推动等问题多。六是党委政府中心、重点工作与交管业务工作统筹兼顾、推进完成方面需加大力度,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移动污染源整治、12345投诉问题处置等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计划安排 针对以上问题,大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标本兼治,多措并举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 一是在队伍管理方面,狠抓各级班子,抓干部、抓作风、抓认识,突出事故、勤务、辅警管理、数字证书等“重点领域”,捋着业务找问题、防风险,管在平时、严在平时,对苗头倾向性问题零容忍,坚决封堵管理漏洞。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一岗双责”层级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纪警规学习教育,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守纪律红线、道德底线、廉洁防线。加强教育培训,突出科技应用和实战需求,常态化开展定制化、沉浸式、互动式、对抗式实战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比武竞赛、对抗比赛、实战演练,切实提升执法服务本领和水平,打造过硬交警队伍。 二是在事故预防方面,一是持续强化木桶式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强研判中心和集中办公实体运作,推动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排查整治各类隐患。二是用好亡人事故复盘工作机制,对内强化各项事故复盘措施、流程,对外推动镇(街道)、职能部门、企业、村居等落实协同治理责任,切实做到双推动、双加强。三是持续加强电动车综合治理,进一步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支持,结合政府电动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全力提升治理效果。四是加快扎实推进“一村一警”网络建设,强化交警中队与辖区镇(街道)党委政府、村(社区)的联系机制,打通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五是持续做大货车综合整治工作,加强路面超载、违停、闯禁区及涉牌涉证管控工作。六是持续深化全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围绕交通设施、校车、驾驶员等重点目标做好源头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保障校园交通安全。 三是在重点工作上,围绕“减量控大”工作目标和齐剑、移动源等重要考核指标,精准发力、扬长补短,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深化“三提三争”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重点企业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等活动,充分了解社会意见,找准工作发力点和落脚点。围绕淄博烧烤经济、大气环境提升、服务企业发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安保等工作,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满意度。在保障中心大局上,围绕优化全区营商服务环境、大街古商城5A景区周边交通秩序保障等重点工作,务实创新、优化服务,不断提升保障和服务中心大局能力,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创造优良道路交通环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