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 政策解读 专家、领导解读
标题: (部门主要负责人解读)周村区粮食供应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主任聂坤关于《周村区粮食安全工作》的解读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545G/2024-5490788 文号: 〔〕号
发文日期: 2024-04-10 发布机构: 周村区人民政府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 解读

(部门主要负责人解读)周村区粮食供应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主任聂坤关于《周村区粮食安全工作》的解读

发布日期:2024-04-10
  • 字号:
  • |
  • 打印

周村区当前粮食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周村区粮食供应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    聂坤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这个“永恒课题”高度重视,时时敲响警钟。区粮食中心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摸底等方式,对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经营者在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有疫情影响,但粮食产量没有太大影响,今年有望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加;粮食种植普遍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耕地面积减少的状况,全区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资金滞后和断档情况,自主经营性资金缺口较大;个体粮商压低收购价格;收购粮食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加大;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无检验检测机构等问题,值得关注。

一、当前我区粮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收购资金存在到位滞后和断档情况。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自主经营困难。国有粮食企业针对地方储备粮收购资金能够保证全额到位,但自主性经营资金缺口大,贷款难。据调查,目前国有粮食企业经营中,政策性贷款有国家政策支持,申请容易,有保障。但非政策性的自主经营贷款却很难申请,缺口较大。主要原因是粮食购销是薄利行业,本身没有多少资金积累,又易受国家政策性影响,盈利空间小。大部分国有粮食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包袱沉重。再加上企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差,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商业贷款难以申请。企业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使发展受到制约。

2、农民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一是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首要原因。以2022年为例,全区粮食单产和粮食出售价格计算,亩产800斤左右,收购价格1.50元/斤,不计劳动力成本,种植一亩耕地,全年的收入 1200元左右(这是近几年来粮价最高的年份,多数年份收入不足1000元),可以看出,种植粮食的收入与维持家庭必需的开支仍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我国大多数农户基本上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一家三五亩地种植粮食的收入,与日益提高的物价水平、不断增加的家庭开支存在很大的差异。二、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农民纷纷转向其他高收入的职业。由于种田比较效益低,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不愿在家种田;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干不了繁重的农活,种不了田;一些新生代农民没有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不会种田。三、由于粮食价格低,种粮收入较少,为提高家庭收入,多地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使粮农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减少,这也导致全区自给能力严重不足,有时候会出现粮食“外进”的现象。

3、部分个体粮商收购不规范,存在问题突出。一是个别个体粮商尽可能压低价格,再以较高价卖到定点收购者手里,导致农民收益不高,商贩获利较丰,对整个粮食市场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个别粮商对入库的粮食质量把关不严,存在粮食水杂超标现象,不利于安全保管,粮食收购质量难以控制。以粮食经纪人淄博唐庄农场为例,唐庄农场现有耕地1200亩,其中种植小麦750亩,多年来小麦收割后一直用烘干设备烘干。但近几年因环保要求,煤式烘干机无法使用,购置新的烘干设备又会增加成本,只能采用自行晾晒的方法,这又对场地、天气等提出较高要求,所以无场地晾晒、无烘干设备导致的水分超标现象,在粮食市场上已是普遍现象,不利于粮食的储存管理。

4、收购粮食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加大。据调查,近年来收购粮食成本持续增加。国家对粮食企业的仓储标准不断提高,老库房维修费居高不下,人员工资、雇工费也随着物价上涨不断攀升,用工成本增加,这都导致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加大。

5、地方粮食购销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区没有大型的购销企业,现有的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对粮库基础设施维护改造不及时,对存粮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总体上看,需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型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经营者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虽然粮食经营量很大,但粮食经营利润很是微,抗风险能力较弱,更没有能力对仓库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同时,也因为利润微薄,资产含金量不高,没有足够资金支撑,错失了许多商机,严重制约了经营和发展,也对粮食从业人员的队伍稳定带来一定隐患。

6、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建设滞后。由于受人员编制限制,我区没有设立独立的质量检测中心,抽样检测任务只能委托有检测条件质量检验机构进行,但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事业单位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不收费不愿承担粮食入库质量检测工作;二是淄博市内的检测机构粮食质量指标检测资质不全,如没有存储品质面筋吸水量或品尝评分值检测资质;三是省内大型的检测机构虽有检测资质但相关指标的检测要送到外省进行检测,时间不能保证,如青岛普尼存储品质面筋吸水量要送到天津进行检测,青岛华测要送到郑州进行检测。

7、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能力不高。虽然我们也通过对上争取和自筹资金开展了“智慧粮库”建设,但还是只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流程电子化层面,最多就是个监控,是个数字化,在智能化应用上与先进地区确实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还是人才的缺失,在科技领域无法实现提升和突破。

二、对解决当前我区粮食经营困难和问题的建议

1、加强个体粮商的管理和引导,规范粮食收购市场。个体粮商的经营是“双剑”,一方面,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很好的确定其“粮食经纪人”角色,缓解部分困难群众卖粮难问题,方便农民:如果管理失力,则会出现压级压价、短斤少两、水杂扣除不规范等坑农损农现象,损坏粮农利益。所以,要加强对个体粮商的规范化管理,打击不法粮贩;同时要积极出台政策,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保证个体粮商的合法收入,引导个体粮商向规范化经营发展,使其当好“粮食经纪人”角色,方便农民卖粮。

2、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储备粮和最低收购粮食各项补贴机制,理顺粮食收购资金供应渠道。按照规定的各种费用补贴标准应该按时、足额拨补到国有购销企业。建立各种粮食补贴资金的监督机制,切实维护国家、农民和企业三者权益。

3、及时消除售粮群众有惜售心理。加大政府宣传力度,解除农民惜售心理。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有效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合理配置,降低种植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

4、加大仓储投资力度。从我区粮食仓储情况看,仓容不足、仓房老旧的矛盾较为突出。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危仓老库”的投入改造力度已迫在眉睫。

5、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让现有仓房的仓储现代化、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实现信息化网络全覆盖、业务流程全覆盖、视频监控全覆盖,打通数据交互、监督预警等平台,推动实现储备收储销等环节的“穿透式”监管,确保粮库运营协同化、管理决策高效化、保障粮食安全储存。

6、加快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建设。加大对国有粮食企业检测实验室的升级改造,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检验能力,达到入库检测常规质量指标一车一检(水分、容重、杂质、不完善粒)、存储品质指标(色泽、气味,品尝评分值、面筋吸水量)和食品安全指标(呕吐毒素)分产地和批次每1000吨至少检测一次的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