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李华山代表:
您提的《关于抢抓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周村区济淄同城化先行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济淄同城化先行区建设的关注和关心。对于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作为牵头办理部门之一,会同王村镇政府、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区税务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我区实际,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济淄同城先行区推进情况
(一)政策支持方面。为推动济淄同城化进程,今年4月,市推进济淄同城化及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淄博市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支持加快王村镇等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启动胶济客专周村东站等项目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委托济南市工程咨询院编制《周村-文昌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召开规划编制汇报会,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核三带四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支持与文昌湖产业一体化发展。
(二)招商引资方面。一是为充分发挥王村镇济淄同城化桥头堡作用,王村镇落地淄博新材料科创港项目,并在3月份成功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二是助力我区千亿不锈钢产业发展,周村区人民政府、山东新世纪集团与山东高速供应链集团三方携手共同建设山东不锈钢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泰山钢铁(淄博)不锈钢应用基地落户我区。三是加强与济南、泰安等省会经济圈城市项目合作。先后赴济南参观考察济南万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星辊轴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泉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洽谈产业合作项目。
(三)人才支撑方面。为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开展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助力企业精准引才,举办周村区青年人才‘双创导师’签约仪式暨周村区青年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并创建“双创导师”人才需求库;在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开展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2场,山东赫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4家次企业提供人才需求岗位83个次,需求人数686个次,与63名高校毕业生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为济淄同城先行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济淄同城体系。聚焦职能职责,抓实镇办、部门责任,建立完善月调度机制,加强项目调度,推进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重点项目建设。合力举办重大活动,推进任务落实,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章丘区周村区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统筹两区合作领域重大规划的组织编制及实施、重大政策的制定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推进,打破行政壁垒、注重优势互补,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协同布局发展。
(二)加快项目建设,谋划区域协同发展。对周村新材料产业园扩区扩容,实施一汽(淄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结合胶济客专周村东站建设、102省道、309国道改线、济淄大道等市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供水、污水、供热、市政等基础设施,促进济淄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招商、人才、税收等要素保障,服务济淄同城先行区建设。重点关注省会经济圈优质项目资源,认真梳理招商引资线索,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链链长及后盾部门作用,深入本地企业走访调研,建立有价值信息跟踪机制,针对目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提高项目招引成功率。加强与高校特别是济南等省内高校就业部门的对接,组织我区用人单位参加“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招聘季到校园开展专项招聘工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细化“政策标签”,持续优化税费政策宣传,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直达、快享、定制、精准税费政策服务,对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能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到应享尽享,助力济淄同城先行区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周村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