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标题: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方案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4497/2021-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9-24 发布机构: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1-09-24
  • 字号:
  • |
  • 打印

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根据周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村区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字〔20215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行政指导具有非强制性、民主性、灵活性等特点,对优化服务、完善监管、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为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行政执法方式的有益补充,局机关行政执法科室(以下简称各执法科室要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执法全领域、全过程。开展行政指导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自愿原则各执法科室实施行政指导应当以行政相对人自愿为前提,能够被当事人认可。不得采取强制或者变相强制等方式迫使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

(二)合法原则。行政指导的工作内容和实施方式应当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不得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合理原则各执法科室应当优先采取行政指导的方式实现管理目的,采取的方法应当必要、适当。

(四)公正公开原则各执法科室实施行政指导的事项应当公开,对待行政相对人要一律平等。

(五)便民利民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应当针对不同事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实施行政指导要兼顾社会效果和个人权益,做到既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管理秩序,又能使行政相对人受益。

(六)效能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尽量做到简明高效,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效益。将效率和效益作为衡量行政指导的标准,不得开展无实效或者无实质内容的行政指导,不得给行政相对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二、实施方式

各执法科室办理行政指导事项,可以根据不同事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政策指引各执法科室利用掌握行业政策的优势,通过信息公开等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引导,提供服务。

(二)意见建议各执法科室根据管理职能和专业知识,为行政相对人“出主意、提建议”,引导其合法经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三)提示提醒各执法科室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对于行政相对人可能出现行政违法、民事侵权或者违约等问题的,可以制定行政指导意见书,提示其及时纠正。根据群众投诉举报情况和日常执法数据分析等,对某些时段、某些领域违法频率高或者可能发生违法行为等情形的,及时向行政相对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告知管理要求,提示、提醒其按照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履行义务,加强自律,最大限度的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四)劝导警示各执法科室对违法情节轻微、无主观故意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根据本部门梳理的“不罚清单”,告知其立即纠正违法行为,规劝其承诺不再发生类似违法行为。

(五)示范引领。行政机关通过给予行政相对人表扬鼓励等,引导其从事某种特定活动,达到管理目的。

(六)案件回访各执法科室对重大执法案件或者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具有普遍影响的案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回访,指导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发布典型案例,指导行政相对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三、行政指导程序

(一)行政指导分工局办公室参照部门权责清单,按照全领域覆盖的原则梳理编制淄博市工业信息化局行政指导目录清单(附件1),执法科室根据行政指导目录清单实施。

(二)行政指导实施。实施行政指导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制作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行政指导意见书(附件2)并及时送达行政相对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采取口头形式或电话、信息、发放材料等简易形式实施行政指导。

1.在办理、咨询日常业务过程中,当场解答行政相对人有关的疑问,引导行政相对人正确办理行政有关事项。

2.在现场执法检查中,当场发放工信领域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引导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

3.其他事项简单、影响较小、时效性要求较强的情形。

(三)行政指导终止行政相对人明确表示拒绝行政指导、要求停止行政指导或者以实际行动导致行政指导无法继续的,应当终止行政指导

(四)行政指导登记。各执法科室应设立《行政指导登记台账》(附件3),记载行政指导具体实施对象、内容、结果和成效等,并做好统计,于历次行政指导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办公室备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体系各执法科室和执法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行政指导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抓手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法制机构审查指导、执法人员具体实施的工作体制机制。

(二)加大落实力度,稳步推进实施各执法科室要细化工作落实措施,做到行政指导具体化、规范化;要避免用行政指导代替行政执法,造成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要注意行政指导的合法适当,避免因行政指导产生行政纠纷,实现行政指导与规范执法的高度和谐。

(三)积极探索创新,务求工作实效各执法科室要积极探索开展行政指导的有效途径,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完善行政指导工作机制。要加强学习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把握行政指导的原则要求和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