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标题: 周村区工信局2023年第一季度《政府工作报告》进展成效与后续举措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4497/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4-13 发布机构: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周村区工信局2023年第一季度《政府工作报告》进展成效与后续举措

发布日期:2023-04-13
  • 字号:
  • |
  • 打印

序号

任务目标

进展成效

后续举措

1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产业链延展升级、重点道路规划建设、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等,形成与文昌湖的系统衔接。

举办产业链综合培训会和互联网精准助企活动,就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贷款融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等相关问题开展专题培训,提升链内企业综合实力

组织召开产业链内企业上下游供需对接会,组织链内企业推介主导产品、开展供需对接。

2

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提升、智能化改造,新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114 个以上(含文昌湖 14 个),力争 42 个项目(含

文昌湖 2 个)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实现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

34个技改项目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制定了分阶段目标任务。持续开展“技改专项贷”推介,主动对接有融资需求的项目,协助办理“技改专项贷”。

开展入企诊断服务,引导企业对标提升,助推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改造。对重点技改项目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 况。

 

3

强化数字赋能,统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力争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应用场景 4 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25%以上。

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精准助企活动(电信站),培训20余家企业管理人员。组织6家企业申报市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2项产品申报“数字赋能”优秀产品。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按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求,组织企业参加培训对标等各类活动,加快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应用。

 

4

支持链主企业组建产业链联盟,完善链内企业交流对接机制,实现互采互供、地产地销,提高产品

产销率和配套率。

链内企业情况进行摸底,掌握产业链四上企业和骨干企业基本情况。根据摸底情况梳理了企业亟需解决的配套问题,两图两库五张清单进行更新。

借助市级资源力量,与有关行业协会、联盟加强沟通,通过组织开展产业链技术改造交流等形式活动,打破企业交流壁垒,搭建企业间沟通交流平台。

 

5

系统梳理产业链间 的关联关系,通过链主主导、链长推动,实现产业链间相互关联、配套协作,拉长产业链条。

推动米特加植物肉项目等34个市重点技改项目建设,1-2月在库工业技改项目达到98个,完成技改投资1.35亿元。

发挥链主企业产业集聚作用,对链主企业上下游配套情况进行梳理。有针对性组织企业参加供需对接活动,加强企业供需精准匹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6

深入挖掘我区产业链优质资源,密切与各主导区县、关联区县沟通联系,帮助企业积极拓展本地市场。

梳理产业链堵点、断点、难点问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会、风机产业供需对接以及电机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帮助企业拓展本地市场。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

展。

 

7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增长政策,大力推行免申即享”“即申享”“承诺兑现等机制,推动惠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确保惠企政策精准快速直达各类市场主体。

积极宣传惠企扶持政策,重点对“技改专项贷”、等关注度高政策进行宣贯,累计53个项目争取技改专项贷”6.58亿元,争取资金位居全市第一有效解决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资金紧张问题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创新工作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宣传惠企政策并指导申报,提升惠企政策宣传的精准度和灵活性。

 

8

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助力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提振市场信心。

继续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已基本完成本年度服务企业专员选派、联系服务企业确定等相关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惠企政策,开展

企业家培训工作,帮助企业策划推进重点项目,助力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9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 和企业家权益,引导商协会组织更好服务民营经 济发展,多措并举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区工信局深入贯彻干部联系企业制度,班子成员带队科室深入走访调研挂包企业,一季度共走访企业63家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省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等,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同时牵头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分工协作,按照各自职责积极走访调研企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引导全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利用自

身优势,从政策、融资、创新、人才、法 律等方面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协同 区委统战部发挥商协会作用,促进政企有 效沟通协商,形成帮助民企排忧解难的合

力。协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解决企业发展 中遇到难题。

 

10

梳理全区细分产业,对市场有需求、产品有特色、技术有优势、利润有空间的本地企业,用好支持企业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10条意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恒利纺织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组织金润德等7就爱企业申报市级绿色工厂,组织福王家居等3家企业申报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组织申报2023年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进行申报。

组织开展产业链培育活动,充分发挥产业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强化调度督导,推动产业链发展

11

深化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扎实做好低效利用土地盘活,有序推进老旧 园区和中小园区改造提升,深度挖潜要素保障能力。

做好对上衔接,对接2023亩产效益改革工作具体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确定规上及规下参评企业名单,开展规上 和规下工业数据采集、汇总、核实、数据导入等工作。

12

加强政策引导和全生命周期扶持,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打造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

调研走访重点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短板,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优先推荐成熟企业申报,目前已推荐了40家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推荐了38家企业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围绕智能制造、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建 设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链条,构 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开展精准培育。

 

13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

根据各企业2022年纳税情况,已基本完成区级优秀企业家评定工作。

开展企业培训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级培训和对标活动,不断开拓企业家眼界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