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周村区工信局2023年第三季度《政府工作报告》进展成效与后续举措 | ||
---|---|---|---|
索引号: | 113703060042204497/2023-None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10-08 | 发布机构: |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序号 |
任务目标 |
进展成效 |
后续举措 |
1 |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产业链延展升级、重点道路规划建设、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等,形成与文昌湖的系统衔接。 |
开展“链主”调研交流,深入了解企业企业生产(制造)主要产品本地配套率、市内配套率低的原因、主要产品的采购需求和销售清单等情况,制定促进“链主”企业市内配套工作计划。 |
组织开展产业链科技、司法辅导,帮助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法律意识,助力产业链内企业做大做强。
|
2 |
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提升、智能化改造,新实施重点技改项目 114 个以上(含文昌湖 14 个),力争 42 个项目(含文昌湖 2 个)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实现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 |
在库技改项目达到125个,中期调整后64个项目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 |
梳理一批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总结一批示 范带动作用强的典型案例,引导企业对标 发展。
|
3 |
强化数字赋能,统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力争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应用场景 4 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25%以上。 |
组织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年度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工作,压实镇办工作责任,推动更多规上企业开展评估,助推企业了解自身信息化发展情况。 |
总结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汇总报送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应用场景。
|
4 |
支持链主企业组建产业链联盟,完善链内企业交流对接机制,实现互采互供、地产地销,提高产品 产销率和配套率。 |
开展智能装备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组织上游不锈钢原材料企业先后到淄川区、博山区调研重点企业,了解企业近期生产经营、上游供应等方面情况,增进企业间沟通交流,提高产业链内企业配套能力。 |
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坚持以商招商, 策划开展精准招商活动。通过招商引资提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
|
5 |
系统梳理产业链间 的关联关系,通过“链主”主导、“链长”推动,实现产业链间相互关联、配套协作,拉长产业链条。 |
一是开展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对接活动。联合省、市自动化学会专家13人深入调研重点智能装备企业,问诊、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助力淄博市高端装备智能化及应用提升协同创新基地建设。二是举行智能装备产业链金融对接活动,听取智能装备产业链重点企业相关金融诉求,加快解决企业流动性问题,助力企业扩产增长。 |
以 氢 能 产 业 为 突 破口,支持安泽气体集聚产业内重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独立法人形式的创新载体,高标准打造省绿氢制备及固态储氢制造业创新中心。
|
6 |
深入挖掘我区产业链优质资源,密切与各主导区县、关联区县沟通联系,帮助企业积极拓展本地市场。 |
组织产业链重点企业参加2023年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举办山东省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升我区产业在全行业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高效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
充分发挥商会作用,加强产业内企业沟通 交流。加大企业与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 组织机构对接,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状态。
|
7 |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增长政策,大力推行“ 免申即享”“即申享”“承诺兑现”等机制,推动惠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确保惠企政策精准快速直达各类市场主体。 |
全力增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其解决各类发展问题。截至目前,转办企业反馈诉求问题12项,已办结12项。持续推进企业家培训工作,前三季度完成培训人次568人。 |
积极与上级部门 沟通对接,及时掌握政策申 报中的问题并帮助企业解决,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让企业应享尽享、落实到位。
|
8 |
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助力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提振市场信心。 |
结合工作实际,转发《工作提示函》,要求服务专员持续加强企业的动态监测和服务保障,开展政策推送,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2个,解决率100%。 |
利用好“淄惠企 服务企业云平台”,与企 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困难,传达惠企政策和信息,全面助力企业发展。
|
9 |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 和企业家权益,引导商协会组织更好服务民营经 济发展,多措并举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 |
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四、五期一起益企宣贯大会,帮助企业掌握最新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和质量。 |
积 极对 上争 取好 政策,切实落实好各项 惠企政策,让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积极培育申报“专精特新”、瞪羚等荣誉,促进中小微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
10 |
梳理全区细分产业,对市场有需求、产品有特色、技术有优势、利润有空间的本地企业,用好支持企业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10条意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
按照市局安排部署,谋划2024年市重点技改项目;会同各镇办组织企业做好“技改专项贷”贴息审核工作;坚持每月两次外出项目考察对接工作频率,挖掘新项目、新线索,对接推进在谈项目进展。 |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对标学习、培训活动,积极拓展企业视野,强化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
|
11 |
深化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扎实做好低效利用土地盘活,有序推进老旧 园区和中小园区改造提升,深度挖潜要素保障能力。 |
经过数据采集汇总、企业核实确认,并通过山东省工业运行质量监测系统进行评分评级,以及政府网站公示等环节,最终对全区符合条件的2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321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综合评价,评出ABCD类企业规上60、73、75、5家,规下63、129、113、16家 |
深入推动差别化政策落实,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做好亩产考核事项对接,完成省市安排的“亩产效益”改革任务
|
12 |
加强政策引导和全生命周期扶持,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打造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 |
筛选条件较好企业,建立培育库,对入库企业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提升短板,积极推荐成熟的企业申报。推荐了28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获批,推荐了13家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获批;推荐了11家企业申报省级瞪羚企业,1家企业获批。 |
按照省、市申报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培育库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提高申报成功率和复审通过率。
|
13 |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 |
持续推进企业家培训工作,强化对标学习,三季度开展对标学习2场,完成企业家培训418人次。 |
全面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保障企业家享受到绿色通道服务相关政策,完成年度培训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