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208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促进企业科技赋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案 )
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142088
建议人: 朱秀强、郑英杰
主办单位: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2023-08-03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朱秀强、郑英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企业科技赋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您的建议非常符合我区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促进我区企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今后,我们会将您的建议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好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工作。

一、近年来采取的具体举措

(一)用好用活扶持政策,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用好用活国家、省、市各项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通过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水平。鼓励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机构,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搞好产业供需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组织开展企业供需对接会议,构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创新机制,鼓励和支持大企业通过生产协作等方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强技术、产品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专题对接等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计划、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研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企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优势产业领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三)突出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培育一批、认定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工作机制,加强技术型、创新型企业培育,重点突出智能装备和新材料等行业,大力发展了一批科技型瞪羚、专精特新企业等骨干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快壮大智能装备、新材料等现代产业发展,打造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二、我区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企业创新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2019至今,我区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余家,其中,2022年淄博泰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实现历史性突破;省、市级“瞪羚”企业29家;国家级、市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家;国家、省、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7家;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5家;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88家;淄博市创新工业产品5个。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运用各项扶持政策,助力企业培育壮大。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加强服务等方式,不断深化创新服务工作机制,坚持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及时主动将各级惠企政策送达企业手中,帮助指导企业用好用活各项扶持政策,设立服务专员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助力我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以专精特新为方向,提高企业创新发展水平。发挥专精特新“小巨人”示范标杆作用,鼓励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促进中小企业智慧升级“加速跑”,同时,要真正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提高全区产业发展活力和生机,为建设品质活力幸福周村贡献力量。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区企业发展,并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31日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选择,也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及各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科技赋能的重视程度,让企业变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成果转化收益的主体。目前我区企业在政府工作引导下、市场推动下,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逐步加强企业科技投入。但很多企业仍然面临着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壁垒。结合我区现阶段企业发展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就要求企业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企业走出去,在产业结构中找准企业自身的位置。大型企业要掌握最新科技的发展趋势,行业发展的最新理念,在高技术领域,核心研究领域方面深入研究,紧密跟随、促进科技发展。中小型企业则要选择差异化的创新之路,在巨头企业暂未涉足的领域,潜力较大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由科技局、工信局牵头领导,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知识、人才等创新要素,但与企业的牵头存在一定的壁垒。政府部门可发挥领导作用,利用各类型企业、高校、市场、政府资源,推动产学研联合创新发展之路。目前我市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等大学城片区众多,高校拥有强大的师资科研力量,我区科技局、工信局可带领企业与各类高校对接,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带领企业与高校组织相关联络会议,使企业了解行业最新科学技术。具体实施中,一则高校可与企业确立联合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与此同时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企业人才紧缺问题。二则完善创新平台体系,企业与高校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等项目,切实解决企业在行业当中的科技难题,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政府进一步对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扶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政府帮助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发展,在资金、补助、减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不同层面的扶持。健全科技融资担保体系等科技金融服务渠道,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企业科技赋能。同时企业也要善于借助机遇,在技术改造、工艺创新、产品提升、环保生产等领域大量使用新的技术、工艺及设备,在多层面进行科技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