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11号提案 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后企业帮扶的建议)
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143111
建议人:
主办单位: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2024-07-31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区政协十四届次会议第143111号提案

的答复

 

吕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后企业帮扶的意见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关心,220新年伊始,我区召开聚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迅速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攻坚热潮,坚定把高质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所提意见建议,今后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树强树牢“链式”招商理念,让招引企业尽快融入产业发展大局,强化产业间、企业间联系,近年来我区全力构建“1+3+4”产业链发展框架,对全区产业链规模、现状、方向、支撑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共确定产业链内规模以上企业291规模以下企业1460家,梳理各产业链营收、产值、骨干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地位等情况进行梳理。围绕产业链强化企业间沟通交流,今年以来,各产业链链长组织召开产业链有关专题会议11,后盾部门调研走访产业链企业66家,开展第九届中国(周村)佰乐舒杯家居采购节及原辅材料展、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等融链固链、技术人才科技对接活动10,有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循环畅通、共生共赢。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产业链发展促进企业沟通交流,依托各类商会、协会围绕数控机床、风机装备具有基础产业领域,多形式展开对接、洽谈和信息交流,引导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提升产业能级,真正招的来企业,留的住企业。

二、推动关心关爱企业家政策落实。今年以来,颁发2024年度“淄博优秀企业家荣耀卡”45张,“周村优秀企业家服务卡”39张,落实市、区相关部门制定的优秀企业家在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就医、景区游览等方面的优待保障措施。全面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全区共353名专员对应联系服务609个企业项目,已将第一批、第二批山东省2024年“促进经济稳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根据挂包企业经营性质和运营需要,点对点推送至挂包企业,做到“一企一策”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全力增强了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一步,将严格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督促各责任部门严格按照十条措施落实方案要求,从严从实抓好工作推进,全面提升企业家政治荣誉感。

三、强化惠企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工信领域政策范围广、数量多,包括资金类政策、荣誉类政策等,今年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区大规模设备更新暨数实融合发展推进会、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中小企业金融赋能推介会、“淄惠企保险增信贷”培训会等系列政策宣讲活动,扩大企业对设备更新、中小企业融资、数字化发展等领域知晓范围。今年以来,先后为90家(次)企业争取到专精特新、绿色工厂等荣誉性政策,周村烧饼二期项目、华安新材料低GWP含氟烯烃技改项目等3个项目成功纳入国家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将享受国家低息贷款支持。下一步将重点抓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知晓、享受政策,收纳技改、创业创新、专精特新等领域政策措施,汇编成册形成政策包。围绕重大政策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来周宣传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办事程序,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同时,提升惠企助企服务力度,优化规上工业企业帮包工作机制,及时将新纳统企业纳入服务范围,致力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企业诉求应答员、助企发展指导员的三大员,与企业保持一对一常态化联系,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确保各类扶持政策应享尽享。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726

 

联系人:刘新杰

联系电话:6195170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工作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后企业帮扶的意见建议 吕茜 周村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科员、农工党委员 17305339580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经济发展原动力。近年来,全区深入开展“三提三争”活动,持续在招大引强、补链扩群、落地服务等方面创新突破,统筹推动全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为转型跨越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调研发现,目前招商引资特别是签约落地后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新的招商企业扶持政策也紧跟经济发展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多数政策集中在数字经济、高新技术等行业,对传统制造业等资金、土地、人才等支持保障力度不够;同时,对一些具有本土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传统企业一企一策支持帮扶不够,由于政策变化过快,个别企业反映对新的法律法规、新的招商惠企利企政策了解不多,不能有效享受政策红利。部门之间工作合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公共数据共享不足。政策制定方面,覆盖面不广,操作性不够。如,给与企业不同的资源配给和服务标准,但部分企业建设期和产业配套期较长,需要比一般企业更长时间才能产生效应,按“亩产论英雄”政策对待不够合理,既增加了企业前期配套压力,更伤害了企业家发展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发展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充分学习借鉴香港的“一站式”中心模式,强化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的一站式功能,涵盖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质量管理、竣工验收、供排水接入等全过程事项,研究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社会投资项目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二是凝聚招商合力。健全完善政府部门之间的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建立面向市场的政企沟通机制,打造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咨询会等平台,聘请市场机构作为营商环境建设咨询顾问,要及时组织司法机关、法学院校和研究机构、专业执业机构共同参与,深化研究涉及营商环境的涉法涉规等重大问题。建立政企常态联系制度。创新领导联系方式,通过企业家早餐会、晚餐会等形式,定期邀请企业到食堂用餐、交流意见建议,以细微的关怀改变个别企业反映的门难进问题。常态化搭建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平台,以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招商推介会等方式,串联企业之间业务对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快惠企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坚持统一建设、集成管理、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汇集涉及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政府服务信息,对国家、省级、市级等层面建立的发布平台进行衔接,按照资金申报、税费减免、资质认定等分类管理,逐个政策明确申请条件、申报方式、申报时间、申报程序、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最大程度上避免政策信息的“碎片化”问题,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