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033号提案的答复
王德刚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工业企业发展的关注和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助企纾困解难力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关于“资金问题”的建议。我区组织召开“点燃金融篝火 温暖个体工商户”系列联合服务活动、“齐好办·金融管家”进镇办政策宣讲会、金融产品宣讲会暨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策略专题培训会。与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淄博市鑫润担保有限公司签订《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共建合作协议》,积极融入省融资担保体系,为我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支持。汇总12家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编撰成《金融产品汇编》,推动专精特新贷款、科创贷、税务贷增量扩面,着力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深化“金融管家”体系建设,出台《关于构建“齐好办·金融管家”服务体系的意见》,在13家驻周银行信贷部设立“金融管家”工作室,在61个具有信贷服务职能的银行网点设置“金融管家”服务站,构建网格化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信贷服务的便利度。组织13家驻周银行开展金融机构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活动,解决项目资金需求22.79亿元,解决企业资金需求19.31亿元。2023年底11家银行向24家优质民营企业赠送《综合金融服务三年规划方案》,一季度用信额度增加6599万元。
3、关于“用地难问题”的建议。一是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实现要素更有效配置。我区不断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以企业的评价结果分类实行差别化用水、用电价格、差别化污染物排放指标供给等差别化政策,同时将评价结果作为有序用电限电和应急天气响应组织企业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实现要素更有效配置,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市数字化“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统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拓展传统产业发展新空间。开展技改三年行动,近三年规上工业企业实行愿改尽改,基本实现技改全覆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利用高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区始终坚持“优存量”和“扩增量”两手抓,立足周村实际,以“项目为王”、“产业为纲”,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厂房。中大慧科厨电、山东方达电子商务园、新材料产业园等标准化厂房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紧凑,充分考虑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需求,设置办公和生活服务区,水、电、汽、暖、排污等配套齐全,减少了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高企业间的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共享和互通程度,同时通过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向空间要效益,挖掘土地利用效率,可以达到集约用地的目的,满足企业用地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计划
1、优化引才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引导企业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鼓励企业核心管理层切实把人才开发利用与企业发展同步考虑,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助力企业积极引进、培养行业高端人才,强化科研力量建设。同时,立足工信的本职主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改善一线技术人才工作环境,降低一线技术人才劳动强度;主动当好各类人才的“后勤部长”,进一步完善清单化、项目化、常态化推进机制,把人才当自己人,把人才的事当自己的事,全力做到“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办法办、需要合办的事协作办”,以“有解思维”“负责思维”“极限思维”为各类人才提供积极有效服务,用贴心细致的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优化金融服务,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定期组织分链条、分园区、分行业的银企精准对接活动,利用公众号、金融伙伴机制,引导银行加大线下线上金融产品推广,强化各类政策宣传解读,实现助企纾困政策集成快达、精准推送。鼓励银行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贷款模式,瞄准小微企业、个体户等重点行业领域,实现批量获客;充分运用线上授信放款等方式,满足小微企业灵活用款需求,提升金融供给与小微企业需求的适配性,提高普惠小微融资获得感和便利性,释放“敢贷愿贷”积极性,提升“能贷会贷”能力。开展金融伙伴服务企业大走访等活动,梳理汇总企业反馈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对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指导企业高效利用土地,提高亩产效益。坚持评价全环节覆盖、应用全要素支持,持续深化“亩产效益”改革,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同时深化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实施正向激励为主的差别化政策,盘活闲置资产,推进项目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推动工业企业亩均效益提升,区域经济提质扩量增效。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瞄准“五个优化”各个方向,策划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筹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滚动实施格局。加强项目调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开展技改设备购置政策宣讲活动,让企业对扶持政策应享尽享。加大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及时整合并发布我区可利用地块、楼宇和厂房的详细信息,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优先租购。建立健全企业腾挪安置机制,通过嫁接、转让等方式帮助低效停产企业引进新项目,实现低效用地“腾笼换鸟”,保障优质企业用地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工业企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8日
联系人:李丹
联系电话:6195206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