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53号提案的答复(于聚焦“专精特新”,优化服务促创新的建议)
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143153
建议人:
主办单位: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2024-08-27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53号提案的答复

 

韩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专精特新,优化服务促创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周村区以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带动链群发展,通过梯队培育、精准服务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形成一批生产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强劲、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截至20247月,我区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35家,排名位居全市第二。

针对您提出的聚焦专精特新,优化服务促创新的建议,我区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聚力优化企业培育服务。一是营造关心关爱企业的氛围。全面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颁发市优秀企业家服务卡45张、区优秀企业家服务卡39张,落实相关部门制定的优秀企业家在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就医、景区游览等方面的优待保障措施。二是深入企业服务发展。完成服务专员挂包联系企业项目名单调整,全区共353名专员对应联系服务609个企业项目,定期深入企业排忧解难、宣传政策助力企业成长。目前已提级办理解决企业诉求4项,实现企业诉求转办率100%,解决率100%。三是打造一流企业方阵。经培育和推荐,今年以来,我区3家企业入选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鹏丰新材料入选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30家企业入选市重点倍增培育企业;3家企业获批淄博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8家企业获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3家企业获批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二、着力优化科技创新服务。充分用好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常态化征集企业科技金融需求,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动员步跃医疗器械(淄博)有限公司等80家企业参与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山东磐石刚玉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资金支持42万元,山东北方淄特特种油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5250万元。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玉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泰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至今年4月底,我区获得98件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58.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90件,同比增长33.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98件。

三、突出金融产品差异化服务。一方面,指导各银行机构成立13金融管家工作室及61家服务站点,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提高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同时,突出差异化金融服务,协调金融辅导员每季度入企调研,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和融资需求,一企一策制定服务方案匹配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建行推出科技补偿贷、中行推出科创贷、周村农商行推出专精特新贷,着力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将全区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推送至驻周银行,协调银行主动问需,开展金融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活动,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能投快投应投尽投难投说清,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创新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强优质企业培育。继续培育一批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营业务、创新能力突出、成长潜力较高的优质中小企业,形成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成长体系,重点做好单项冠军和瞪羚企业申报工作。二是支持企业创建更高层次研发平台。引导企业打造工业设计中心、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开发申报首台(套)技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产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企业家培训,注重引导企业家把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克服小成则满、小富即安思想。重点支持传统产业企业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四个发展方向改造提升,积极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矩阵,有力有效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提质升级。

二、聚力金融惠企,深化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上门辅导服务,让中小企业充分知晓政策优惠情况,切实调动中小企业参与积极性,充分争取国家政策机遇,帮助本地中小企业获得便利化、低利率的银行贷款支持。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立足重点企业金融需求,灵活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各自优势,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推广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科技补偿贷,发挥金融惠企政策作用,着力在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等新型融资模式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融合。

三、聚力优化服务,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市场化服务机构作用,统筹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汇聚整合政务、市场等各类服务资源,积极推广使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淄惠企政策发布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再次感谢您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关注我局工作,如有新的意见和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周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712

 

 

 

 

 

 

 

联系人:周锋

联系电话:6195202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工作室

关于聚焦“专精特新”,优化服务促创新的建议 重点提案 韩钢 山东金盛通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13608947199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曾几何时,广大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推动了周村经济社会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周村区始终把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作为推动现代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的重中之重,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上升。 一、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劣势 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就是“低、小、散”导致竞争劣势。“低”是中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没有主导产品,竞争力弱。我区多数中小企业缺少自己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没有自己“拳头”产品,只能给人家零星打杂搞配套。少数有一定批量产品的企业也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而只能生产科技含量低的低端产品,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也就自然没有与众不同的市场竞争优势。特别在今年以来,一些企业受通货紧缩大环境的影响冲击,订单减少,生产任务不足,许多项目中途也被搁置。“小”是指企业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在与大中型企业同台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产业层次不高、链条短、集中度差、创新能力不强、增长点和后劲不足,附加值偏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等;大多数民营制造业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家族色彩浓厚,没有像苏浙一样真正建立起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建厂手续不齐,没有产权证抵押,也没有其它更好的融资渠道,资金不足制约着企业自身做大。“散”是不能“抱团式和链条式发展”,产业集群力量小,配套联动能力差,因缺乏有效的组织而各自为战,形不成行业的产业优势;我区中小微民营企业星罗棋布,由于准入门槛低,没有很好引导、规范,缺乏整合力,产业集群力量小;同时企业相互竞争,也造成行业之间沟通少、协作不够,各走各的路,产品配套能力差,甚至出现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现象;众多中小微民营企业想发展却面临诸多瓶颈,难于突破固有的思维;也有的企业大发展了,带来的就是发展的速度与管理能力的提升出现脱节,企业管理水平低,势单力薄。 当然,中小企业大部分在局部范围或特定行业中也凸显出一定的优势,经营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工作短平快,有的产品国内具有相对垄断性,而且只有在长时间内能保持这一优势,才会使得企业得到快速的成长崛起。 二、优化服务促创新,为中小微企业赋能 中小微企业要想纾难解困、快速发展崛起,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部门、服务中心、服务机构和服务专家作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主体力量,需要不断强化服务能力,提升质量水平。要紧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中小企业的真正需求,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辅导工程、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赋能等重点为抓手,大力解决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要解放思想破除惯性思维,牢固树立“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从“我有什么能力,就提供什么服务”向“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我就去整合什么能力”转变服务职能,真正将企业的需求转变为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更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的源动力。建议: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在各行业之间开展联盟区域活动,强化服务工作协同;要加强宣传引导的力度,不断提高有关部门和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健全服务体系凝聚合力,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并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优化完善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解决好企业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强化自身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使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各有关部门要真正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平台,有关部门要详细了解了企业生产工艺、产品研发、经营状况等,鼓励企业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断做优做强;同时要求各企业也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挖潜改造,发挥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加强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创新,激发活力,全力将企业做优做强、加快提质扩量增效,在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三)优质金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优化金融服务“直通车”直达中小微企业,要借力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增量、扩面降息;每年通过金融激发力争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赋能中小微企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主题鲜明地多形式地进行政策宣讲,推动金融和产业支持的政策、金融知识、金融服务直达中小微企业、直达实体经济,同时优化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主动上门衔接政策,细化服务,做一些“手拉手”的工程,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加快形成大企业和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为周村在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和创新。 (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中小微企业经济循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承载着亿万人的就业创业,企盼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减压政策,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负纾难解困,恢复发展。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各职能部门要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为中小企业发展蓄势添能,履职有为、尽职尽责推动本土支柱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争取为我区中小微企业解决更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为周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