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统计数据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3266/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9-30 发布机构: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统计数据

发布日期:2022-09-30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在校生数据、教师数据、办学条件数据

 

根据202111月区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结果,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有62个教学班,3083名学生,207名教职工。学校占地面积80135,建筑面积80639,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61486,运动场地面积33221,教学仪器设备值1098.2万元。

一、在校生数据

在校生3126人。

二、教师数据

现有教职工216人,专任教师205人,专业专任教师140人,兼职教师55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为27.20%,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为87.10%。在校生3126人,生师比14.5:1

三、  办学条件数据

学校共开设14个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是山东省品牌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淄博市特色专业。校内实训基地12个,实训基地面积为37549.80平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8976.97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213.80万元,生均设备总值10380.48元,实习实训工位总数1210个,学校是“1+X”证书试点单位。

校内建有机电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等实训基地12个。有电工电子、机器人、光伏发电、PLC、中餐、西餐、会计模拟、钢琴、汽车文化、汽车营销室、数控、电子商务直播、酒店客房、3D打印等实习实训室48个,实训设备6503台(套)。建有设施完备的微机室17个、先进的电子阅览室1个,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成了数字化资源平台、教师信息化办公平台、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2021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位于周村区经济开发区丝绸路2691号,占地面积214.75亩,建筑面积近80639.1平方米,资产达8977余万元,设校本部、成教分部、电大分部、社会实践基地分部等4个校区,学校隶属于淄博市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现有全日制中专在校生3083名,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1500余名。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首批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第三批示范校建设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淄博市第二批特色学校。学校以实施中专学历教育为主,集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函授教育、电大远程教育、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和安全教育、社区教育、社会培训为一体,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承担区域内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任务。

(二)学生情况

2021年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3083人,2021年招生1013人,我校2021年秋季所招学生全部是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2021年,我校毕业生数为974人。

(三)教师队伍

我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师德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活力,调动教职工服务学生与管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教师的储备,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的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和山东省“金蓝领”技师培训,增加专业课教师的 “双师型”比例。通过引进、外聘等方式从企业、社会吸纳储备专职、兼职专业技术教师,提高了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我校已经建设成了一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我校现有教职工207人,其中专任教师204人,外聘教师50人。其中89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

(四)设施设备

学校硬件设施先进,学校现有的教学楼、实训楼、实训车间、就业培训中心、塑胶体育场、学生公寓楼、餐厅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训和生活条件。为加强学生实训及实训设备采购管理工作,学校进一步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对中餐、酒店管理与服务、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实训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训设备总值达到3213.8万元。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育“爱家国、守诚善、精技能、勇创新的现代工匠”为目标,坚持“品格+技能”育人策略,培育“一月一主题”“一班一品”两大德育品牌,构建了“四成”教育体系和“53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了“三全”管理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结合学生三年课程设置,实行德育序列化教育。注重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邀请校外青春期健康知识专家进校园,普及各类健康知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并代表周村区接受省市领导检查,受到好评;利用信息化优势,投资45万元建成数字德育资源中心,为师生提供广阔德育教育平台。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稳步提高,学生品德操行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都达到了93.6%以上,学生的专业课、文化课考核合格率为98%以上,毕业率保持在100%。绝大部分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掌握了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声誉。

近年来我校加大学校的实训设备投入,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合格率都在90%以上。学校每年认真组织好市、省、国三级技能大赛,营造“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氛围。积极参与和承办淄博市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努力提高学校参赛成绩和办赛水平,承办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3D打印技术综合应用、汽车营销、烹饪项目四个赛项,其中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3D打印技术综合应用、汽车营销三个赛项获得淄博市第一名,并代表淄博市参加了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和教师参加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北汽杯”新能源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竞赛,学生获得2个省一等奖,教师获得2个省二等奖。

(二)在校体验

20216月学校对2020级秋季入学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3%;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6%;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9%;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6.4%;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5.9%;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90%

(三)资助情况

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职在校学生的关怀和帮助。为确保中职国家助学金工作顺利开展,以帮助中等职业在校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淄博市教育局、市区两级资助中心的帮助指导下,我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财政部、教育部制订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省市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周村职业中专国家助学金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各处室的职责与分工,更加规范了国家资助的申请、审核、发放程序。2020-2021学年,圆满完成所有受资助学生助学金的发放。

(四)就业质量

为培养学生就业稳业能力,我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加大就业教育,其次,加强在校学习时的就业能力教育,最后,进行毕业前的就业技巧教育,向学生介绍求职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加强对教学见习的实效,完善实习的跟踪指导,经过就业能力培养和培训后,学生就业稳业能力明显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职业发展

学生的职业发展离不开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

1.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体,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使学生变从属为主体,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专业技能学习中,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的进行分析和综合,主动地把知识学到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突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和迁移能力。一是走出去。要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进到生产现场实地参观实习,学习直接操作的本领。二是请进来。教学过程中,把相关专业的工人师傅请到学校来,传授一线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三是实行校企结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在合作企业实习,与聘用毕业生的企业共同设计培养方案,企业也可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四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设备条件,抓好模拟、试验、上机等环节的教学,使理论尽快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这些都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提高创业创新能力。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就业培训,更应加强在创造、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为各行各业输送更多的创业型人才。(1)开展创业务实训练。(2)进行营销技巧、商务沟通与交流、职业礼仪等训练。(3)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学方针,鼓励教师在教学设计、技能教学等方面不断创新,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社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09月,获淄博市2020年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学生组)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2名教师被评为淄博市2020年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优秀辅导教师;1人次获淄博市2020年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六)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课的实施和改革。我校德育课程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心理健康》等课程。丰富德育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关重大时事素材融合进课程内容,使德育课更富有时代感和立体感;以技能大赛、文体活动为载体,把丰富的学校生活融入教学;结合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将企业文化渗透于教学。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在德育课程教学中,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2.传承红色基因,致敬建党百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进入心扉,激发我校师生学习党史热情,引领师生在学思践悟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开展系列党史主题教育活动。424日下午,学校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来到沂蒙革命老区的沂源县,走进朱彦夫事迹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在场的师生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拼搏进取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校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来到沂蒙革命老区的沂源县,走进朱彦夫事迹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在场的师生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拼搏进取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一百名学生来到黑铁山抗日根据地和焦裕禄纪念馆,学习英雄人物功勋事迹,做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先锋。

3.     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及综合素质的需要,尤其是中职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多年来,我校致力于构建多元文化素养引领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打造融合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文化体系。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激发全体师生对诗词文化的兴趣。20201217日下午,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进校园”活动。周村区诗词协会会长,区吟诵协会会长刘志华老师莅临授课。校团委和学管处组织淦水诗社全体同学及相关师生参加听课。

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风采活动。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组织好学生参加全省、全国的竞赛活动,从每年9月份开始,我们借助学校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原有的活动中穿插文明风采大赛的相关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依托着校园文化艺术节我校先后开展了演讲比赛、学校篮球赛、专业能手选拔比赛、各类征文比赛、黑板报比赛、硬笔书法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比赛项目。

5.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建设必不可少。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校开创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越来越多,各种类别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相继涌现。学校的巨浪自行车社团成立于2015年,在省级、市级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摄影社团的很多作品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青春旋律”校园广播站、书画社、手球联盟、激扬排球社、尚舞体育舞蹈协会、民舞社、健美操社团、学生健身社团、乒乓球社团、模特队、羽毛球社团等10多个学生社团,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各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为了迎接2021级新生,展示校园风采, 62日下午,由学校团委牵头,各社团共同参与,举办了“舞动青春 迷彩飞扬”迎新生联欢会。朗诵社团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电视比赛,巨浪自行车社团组织“低碳环保出行、践行文明旅游”活动。星火志愿者服务队于2010正式成立,开展各项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有“一助一”结对服务、便民服务、植树活动、公益活动等。端午节前夕,组织部分志愿者走进元宝湾社区,开展以“浓情端午”为主题的共度佳节活动。                              

6.大力推进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团委加强了团前教育,严把团员入口关,发展团员走上规范化轨道。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教育,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得到了加强。(1)提升校园宣传阵地建设水平。本学期团委能充分利用好校内橱窗、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开阔了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体现出了信息传递快速,能直接反映学生意愿和抒发感情,节约资源的特点,通过舆论宣传团的各项活动。(2)开展了一些列丰富多彩的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十佳歌手争霸赛,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给学生搭建了多样的展示平台。(3)积极向省市区推荐优秀学生,将学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积极的推荐到了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确实做到了推优树先的平台作用。1127,由共青团淄博市委、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度淄博市“最美中(职)学生”风采展示活动在淄博职业学院举行,我校冯熙惠同学表现突出,以中职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淄博市“最美中职生标兵”荣誉称号,并获得大智之星奖学金。为表彰先进,发挥榜样力量,引领全体同学共同进步,2021315日我校举行了2020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及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颁奖仪式。

三、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在现有的9个专业中,经市教育局评审、省教育厅认定,现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电算化、数控技术应用3个示范性专业,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学前教育、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6个规范化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数控技术应用3个专业,被评为淄博市第二批、第三批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立项专业。录制了中餐热菜(11技法23种菜品的制作过程),面点(8大项目25种面点制作工艺),冷拼与雕刻(24个项目)3门专业课的数字化资源,共计近300个微课动画。参编了十三五规划教材《烹饪工艺与美术》《烹饪营养与卫生》《西餐烹饪实训教程》,使得专业教材更加灵活多样,针对性更强。依托省级品牌专业、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平台的建设,依托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调整课程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了中餐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2.优化课程设置。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要求的必修课,公共基础教学内容占30%的比重,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占50%的比重,对口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占20%的比重(依据《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确定)。在人才培养上,不丢弃基本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同时又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和突破口,通过“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以实践教学促理论教学,将德育要求和企业文化纳入操作规范。各专业均把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等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有的专业还根据专业需求开设了礼仪、心理健康、书法等课程。

3.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发挥校部二级教学管理机制,以各专业部为主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结对子,按时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观摩课、公开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各部组织推选个专业和科目的优质课程参加学校各类评选。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推荐参加上级优质课、教学能力大赛评选。2020年淄博市首届教坛新秀和第七期骨干教师的遴选中,我校3名教师获得淄博市第七期骨干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得淄博市首期教坛新秀称号;另有3名教师获得周村区第四期骨干教师,1名教师获周村区首届教坛新秀;202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微课设计大赛比赛中,我校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等等。

4.做好课程建设开发。各课程研究团队定期进行专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使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够紧跟产业发展前沿,紧扣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对文化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依据专业所需,本着“够用、会用”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二是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删减专业课教材中“偏、难、旧”的内容,补充岗位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及时对课程标准、考证要求和类型进行调整,确保了新内容的贯彻执行。

通过与新景表业、周村宾馆、山东方达电商、知味斋大饭店、远方汽贸集团深入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确立了“行业企业调研---工作分析--专家论证—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专业课程开发流程,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行为导向教学、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为实现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考证率、对口就业率”逐年提高,在“技能大赛”中成绩获得了较大提升。

5.着眼于“校企融合,内涵发展,示范引领”的专业办学特色,确立以“德能相济,知行合一”为目标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数控专业与新景公司逐渐形成“项目引领、工学结合递进式”、“全程项目、校企融合一体化”、“实训室工厂化”等人才培养模式。中餐烹饪专业与山东中汇集团实现行业、企业合作,创设“学做结合”的校内实训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努力打造“教学做训评”一体化平台。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中注重与企业的全方位接轨,真实体验生产组织管理过程,资源共享,文化互融。部分专业逐步形成了“理实一体教学”、“全程项目教学”和“体验式实践教学”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和由企业、学生、教师“三结合”的“及时评价反馈、项目综合评议、真实业绩评价”等各具特色评价模式,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6.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学校网络布线及监控设施。基于“互联网+”,借助数字化校园建设,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以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学。

7.我校先后与山东新景公司、山东科明照明、山东知味斋餐饮、山东中乐集团、蓝海大酒店、周村烧饼有限公司、鲁鄂装饰、至尊园艺、方达电商共建了培训基地,实现了企业生产、科研与学校教学、服务的有机结合,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增强了深度。

8.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建设,“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32套。重新建成学校门户网站和2个分部网站,又投入资金,建成了未来教室、校园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试题库和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9.合理选用教材,根据我校各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际,以山东省教育厅每年公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为依据选用教材。德育课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审定的国家规划教材;文化基础课统一使用省编教材;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以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国家规划教材为主,专业技能课按照升学、就业两个方向进行征订。同时,在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还开发了部分校本教材,只是作为补充性教学内容使用。在教材使用方面,我校从未使用过非法出版物、盗版教材以及私自翻印教材。

10.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助力专业发展。“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汽车机电类实训基地)已完成基建总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9690平方米,其中新建5154平方米,改建4536平方米,主体工程及内外装修已完成,正在加紧各种内配;投资127万元建设汽车科普文化实训室、汽车喷涂实训室各一个。新建了以烘焙,西式简餐为主的青创空间和高标准的专业培训教室(报告厅)。投资110万元建设完成中餐专业学术报告厅和城市书屋暨西餐实训室,共计购买起酥机、变速和面机、烘焙热风炉等27台套西餐实训设备和智能录播主机、触摸一体机、控制电脑等22台套教学培训设备。计划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的智慧生态共享有机农业示范园项目,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建设跨专业类别的技能创新平台,实现生态农业数字化远程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打造新动能,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目前已进入招标建设阶段。工业机器人专业投资349余万元购买实训设备。

11.积极开展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目前我校已经申报成功了“网店运营推广”、“商用车销售服务”、“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光伏电站运维”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20201219日,组织6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了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1+X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认证考试,通过率高达95%2021110日,40名学生参加了 “网店运营推广”(初级)证书的认证考试。

四、政策保障

(一)政策落实

2020,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和《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 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教事业为宗旨,以“省示范校”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山东职教高地建设,深入推进职教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打造高水平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团队,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引领,树立“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而个性发展”的育人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升学就业齐发展,学历技能双提高”;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突破,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服务社会,创新发展铸品牌,增值赋能向未来,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331日下午,淄博市2021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职教高地建设推进会在我校智慧阅览室召开,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基础教育研究院党总支负责人李铮声,市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科科长孙隆洲,市职业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刘昌伟、市职教教研室主任司继明、各区县教体局职业教育分管领导、市局相关部门人员及全市中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参加。48日上午,周村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鸿基一行,针对周村区继续加大职业学校教育建设的议案到我校进行调研,并和莱茵科斯特、北大青鸟部门负责人齐聚学校会议室,洽谈校企合作事宜。

(二)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动态调整

1)立足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各专业成立了校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学校地处开发区优势,组织开展专业调研论证,指导专业内涵建设。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学校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优先方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教产相互促进”运行机制,每年召开“校企合作联谊会”、“校企合作洽谈会”,服务对象逐步向当地企业转移,议程内容也由调研人才需求为主变为洽谈合作培养为主。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上,学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

从各专业近两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基本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由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渠道宽,招生人数总体上稳中有升;电子商务专业,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招生人数增幅明显。

2)促进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在对比研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框架和内容要求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各专业组建专门团队进行修订。各专业从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课程设置建议等方面对相关行业企业及学校进行了调研,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不断分析论证,研究讨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人才素养要求,持续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年度修订任务。为贯彻《关于在院校实施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文件精神,重点强调职业技能证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将校内的职业教育和校外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为重要目标。

2.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制定有教师业务培训制度、教师进修及培训激励制度和教师培训登记制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业务培训档案,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适应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积极组织中职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并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标准。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特别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全员培训,学校两次组织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疫情影响,2020年教师培训较往年少些。淄博市组织了两期中等职业学校1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培训,我校共有54位教师参加;8位新教师参加了周村区新入职教师线上培训;2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参加了“商用车销售服务”1+X证书线下师资培训。为进一步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契机优化教师综合业务素质,我校每年组织教师进企业,20年各专业部共有数十名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

 3.规范管理情况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组织机构,通过测评,组织考察推荐方式,学校把作风好、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推选到学校中层岗位上来,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制定岗位职责,确保层级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2)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学校设教学副校长,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科研处负责全校的教研工作,各专业部分管各专业教学管理。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环节进行规范。学校在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和规范落实。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都组织各学科教师研究课程方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指导教师制定教学文件。学校定期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教学计划执行的严肃性。教学档案资料管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我校日常教学档案、资料保存完好,教学档案、教学资料收集、整理、立卷、移交、查阅、存档等管理严格。学校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电子档案齐全。

3)强化教科研工作,我校本着“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研究课题。20201月,2个课题立项周村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20208月,1个课题结题周村区教育科学规划“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融合”专项课题。20207,在淄博市职教室组织的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教研专项征文活动中,我校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4个课题在淄博市2020年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中立项并于202012月开题;42019年立项的省教改项目于202012月进行了中期检收;202012月一个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结题。

4)强化学生管理规范,推动学生养成教育。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生为本”理念,着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了多项学生管理措施,学生管理制度更加严谨,更具可操作性。通过教育前置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广大学生形成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选择最优秀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建设起一支老、中、青比例恰当,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实施班主任青蓝工程,帮助年轻班主任尽快熟悉班级管理方法,掌握班级管理技巧,提升全体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成立家长委员会,促进家校沟通,增进家校了解,密切家校联系,得到更多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学校特别重视学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建立了山东省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升旗仪式,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创建思政教育、爱国教育及国防教育平台,1012日早上,我校举行国旗护卫队成立仪式。国旗护卫队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将在历练中成长为一支有理想、有责任、有本领、有道德的青春团队,不断传播红色正能量。

5)财务管理标准化,依法配备财务人员,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具备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服务态度优良。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规定和收费标准,制定了《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收费管理办法》,从无乱收费现象。学校收入由财务处统一归口管理,执行收支两条线,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结算。相关服务性收费、代办性收费专款专用,并按学期结算清退,及时公示。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能够做到及时足额发放。

6)强化后勤管理规范,近年来,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环境卫生、绿化、资产、食堂、水电、基建与维修等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人员的业务知识和需要相匹配。我校在食堂经营管理中,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把好“三关”即原材料采购关、加工关、销售关。 我校加大校产物资管理力度,完善校产校具的贴签,造册登记工作,帐物相符,进出手续完备,责任到人,遗失的、人为损坏须赔偿,提高了校产校具的使用率及完好率。

7)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我校建立健全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招聘了专职管理人员、专职保安;制定安全工作责任制,细化安全责任和责任人。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强化日常管理,树立人人管安全,安全靠大家的意识,在校内形成建立安全长效机制,齐抓共管保师生平安的良好工作局面。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安全教育宣传;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大投资进行技防设施建设的改造、升级、完善。1028日下午,我校安保处、学管处、政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学生公寓楼举行了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演练由值班宿管员负责具体安排,学校相关处室负责指导,900余名住校生参加了演练。

8)加大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通过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新装备浪潮服务器1台,完成数字校园网平台建设,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了平台、资源相配套、易扩充、可升级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完成了学校德育教学平台、汽车喷涂VR数字化实训系统建设、学生职业素养课程资源建设。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1)完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基本模式。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各专业实施了“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践+就业”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双方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定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最终由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多个专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414日,我校与山东北方淄特特种油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阅览室举行了共建人才培养暨电商平台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安伟主持签约、揭牌仪式,区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臣讲话,区发展改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工商联、南郊镇党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等相关领导出席签约、揭牌仪式。

2)健全基地培养模式。学校按照“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程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恪守“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我校先后与山东新景公司、山东科明照明、山东知味斋餐饮、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培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学校建设了“技术先进、环境一流,规模与多样性结合,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依托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与30余家幼儿机构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其中多彩童画、右脑开发等都是幼师专业新的实训基地;此外还开拓了蓝海大酒店、周村烧饼有限公司、方达电商等多家适合其他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较好地拓宽了学生实习及就业渠道,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增强了深度。初步实现了企业生产、科研与学校教学、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进我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我区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山东省《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山东知味斋餐饮有限公司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商埠文化产业学院”。77日上午在学校东校区四楼会议室举行了签约暨揭牌仪式。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安伟主持签约暨揭牌仪式,中国饭店协会、山东省饭店协会、市区有关部门领导及公司员工代表、学校师生代表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3)订单培养模式促进就业。学校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自2010年以来,我们开设了新景、知味斋等多个订单班,发挥了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机。今后将持续以企业的需求为动力,采取开放办学的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4)工学结合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施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我校与山东新景公司、山东科明照明、山东知味斋餐饮等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同,将企业作为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合作,企业成为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为实习学生提供产品、设备、教师支持、奖学金、市场等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2.校企合作取得三大成果

1)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企合作对促进学生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今年,学校所有专业都有对应的合作企业,目前有13家重点合作企业对口我们的优势专业,大幅度提升了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建成了太平洋保险人才培训基地,投入设备价值近110余万元,满足在校期间穿插到企业实习要求,实习期间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

(3)学校进入良性循环发展快车道。通过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实用技能人才,改善和密切了学校与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校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校企合作锻炼了大批的师资,特别是一体化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4)学校积极召开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周村区企业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在学生实习、见习期间,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学校还把家长会开到了企业,让学生家长更好的了解企业、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该项举措,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二)学生实习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调研职教改革40年来,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取得的成绩,我校积极走访有关联合办学单位,解读有关国家政策,同所在单位各级毕业生洽谈,鼓励学生立足岗位,为企业做贡献,为今后的毕业生做榜样,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为今后校企进一步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参与省市职业教育集团的构建,2008年以来,先后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职教集团-淄博创业职业教育集团及淄博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淄博市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会员单位,充分利用集团的信息互通平台,与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并充分发挥集团的师资优势、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构筑起了融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与各成员单位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为企业、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服务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 “蓝领 ”成为就业新宠,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从企业满意率情况看,满意企业占就业企业总数的83%、比较满意企业占就业企业总数的11%

(二)社会服务

我校建设的周村区就业培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建设总投资1240万元,建筑面积6946平方米,就业培训中心主要承担区域内下岗工人、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等人群的烹饪、面点、家政服务、电工电子、安全教育、电子商务等多种技能的培训工作,完成培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417日上午,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心举行2021春季开放教育开学典礼。426日,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暨周村区社区教育学院“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大讲堂走进市南社区,社区中老年党员、群众和部分社区干部50余人参加了培训。

(三)对口支援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有关家庭困难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让贫困学子放下包袱、安心学业,确保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能度过一个温暖、祥和、团圆的春节,我校在春季来临之际,积极组织了“心手相牵,冬阳送暖” 助力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系列活动。 125日举行了送爱心活动,学校领导把区教体局为建档立卡学生购买的羽绒服和慰问金送到学生手中,把政府过年爱心物资送到特困学生手中。

六、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制定“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国际(地区)交流活动,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对外交流途径。充分利用学校与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会,服务企业产品走出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到日本研修机会;学习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新机制,在教学标准、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七、面临挑战

1.进一步找准定位,创新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不断增强办学吸引力,使学校规模保持在现有基础上再稳步增长。加快品牌专业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实力。

2.加快内涵发展,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评价新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将继续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加强精细化管理,扩大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将探索、尝试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由原来单一评价主体---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自我评价,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主体,形成由学生、同行、企业行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第三方评价模式。

3.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资源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

4.加快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致力于构建多元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整体策划,打造融合历史传统文化、现代职业工匠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5.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调动教育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认真做好教研课题的研究及实施工作,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扩大双师型及骨干教师队伍规模,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