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统计数据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3266/2023-539080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9-26 发布机构: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统计数据

发布日期:2023-09-26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

在校生数据、教师数据、办学条件数据

2023925日)

 

一、在校生数据

在校生2360人。

二、教师数据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5人,专业专任教师138人,兼职教师16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为29.76%,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为69.57%。全日制在校生2360人,师生比1:10.73

三、   办学条件数据

学校共开设14个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是山东省品牌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淄博市特色专业。

学校占地面积99896.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998.15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12个,实训基地面积为37549.80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768.4万元,图书12.6万册。生均用地面积42.3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2.11平方米,师生比1:10.73,生均设备总值1.6万元,生均图书53.4册,办学条件达标。

校内建有机电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电子商务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等实训基地12个。有电工电子、机器人、光伏发电、PLC、中餐、西餐、会计模拟、钢琴、汽车文化、汽车营销室、数控、电子商务直播、酒店客房、3D打印等实习实训室48个,实训设备6503台(套)。建有设施完备的微机室17个、先进的电子阅览室1个,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成了数字化资源平台、教师信息化办公平台、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2年)

一、学校概况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位于周村区经济开发区丝绸路2691号,占地面积214.75亩,建筑面积近80639.1平方米,学校隶属于淄博市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现有全日制中专在校生2677名,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1500余名。

学校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第一批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学校、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学校建设立项单位、省校企一体化办学示范校、省首批绿色学校,是一所融合中专学历教育、开放函授学历教育、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区教育、社会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职业学校。

二、学生发展质量

(一)党建引领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按照“一条主线、两个层面、一个结合”的思路,本着“客观公正、规范易行,动态管理、常抓不懈”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评星定级管理体系,从严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干事、从教活力,构建比学赶超、晋位升级的长效机制,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建引领思政课三教改革,围绕三全育人,加强思政课核心素养培养,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建设等方面探索符合职教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的方式方法。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布置、共落实,确保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承办了淄博市思政优质课比赛,崔巍巍老师执教的《国粹京剧》被认定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三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色示范课堂”,多名老师在淄博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中获奖,并主讲公开课。发挥党员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重点人群,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引领,实施“党员发展双培养”工程,把中青年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中青年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开展名师送教活动,整合思政课资源平台,编写思政校本教材,聘请非遗大师王春花为思政课校外导师,实施教官制管理,强化学生礼仪养成。

(二)立德树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育“爱家国、守诚善、精技能、勇创新的现代工匠”为目标,坚持“品格+技能”育人策略,培育“一月一主题”“一班一品”两大德育品牌,构建了“四成”教育体系和“53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了“三全”管理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结合学生三年课程设置,实行德育序列化教育。注重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邀请校外青春期健康知识专家进校园,普及各类健康知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并代表周村区接受省市领导检查,受到好评;利用信息化优势,投资45万元建成数字德育资源中心,为师生提供广阔德育教育平台。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稳步提高,学生品德操行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都达到了93.5%以上,学生的专业课、文化课考核合格率为98%以上,毕业率保持在100%。绝大部分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掌握了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上有较好的声誉。淄博机电工程学校2019级学生冯熙惠荣获"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加强德育课的实施和改革。我校德育课程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心理健康》等课程。丰富德育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丰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关重大时事素材融合进课程内容,使德育课更富有时代感和立体感;以技能大赛、文体活动为载体,把丰富的学校生活融入教学;结合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将企业文化渗透于教学。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在德育课程教学中,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参观访问、市场调查等活动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就业和创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2.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多年来,我校致力于构建多元文化素养引领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打造融合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文化体系。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激发全体师生对诗词文化的兴趣。

3.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风采活动。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组织好学生参加全省、全国的竞赛活动,从每年9月份开始,我们借助学校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原有的活动中穿插文明风采大赛的相关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依托着校园文化艺术节我校先后开展了演讲比赛、学校篮球赛、专业能手选拔比赛、各类征文比赛、黑板报比赛、硬笔书法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比赛项目。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建设必不可少。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学校开创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越来越多,各种类别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相继涌现。学校的巨浪自行车社团成立于2015年,在省级、市级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摄影社团的很多作品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青春旋律”校园广播站、书画社、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民族舞、健美操等30多个学生社团,各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124日,山东省跳绳协会协办的山东省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学校天绳健跳绳队徐嘉诚、冯煕惠、李永琪、马子瑶、李硕等5名运动员参加了30秒单摇跳、3分钟单摇跳、个人花样等12个项目的角逐,共获得12个冠军、3个亚军、2个季军的好成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荣誉称号。

5.大力推进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团委加强了团前教育,严把团员入口关,发展团员走上规范化轨道。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教育,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得到了加强。(1)提升校园宣传阵地建设水平。本学期团委充分利用好校内橱窗、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开阔了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体现出了信息传递快速,能直接反映学生意愿和抒发感情,节约资源的特点,通过舆论宣传团的各项活动。(2)开展了一些列丰富多彩的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十佳歌手争霸赛,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给学生搭建了多样的展示平台。(3)积极向省市区推荐优秀学生,将学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积极的推荐到了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确实做到了推优树先的平台作用。

(三)在校体验

20226月学校对2021秋季入学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3%;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6%;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9%;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6.4%;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5.9%;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90%

(四)就业质量

为培养学生就业稳业能力,我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加大就业教育,其次,加强在校学习时的就业能力教育,最后,进行毕业前的就业技巧教育,向学生介绍求职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加强对教学见习的实效,完善实习的跟踪指导,经过就业能力培养和培训后,学生就业稳业能力明显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创新创业

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提高创业创新能力。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就业培训,更应加强在创造、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为各行各业输送更多的创业型人才。(1)开展创业务实训练。(2)进行营销技巧、商务沟通与交流、职业礼仪等训练。(3)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学方针,鼓励教师在教学设计、技能教学等方面不断创新,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社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1年,2个学生创业项目分别获得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3名教师的征文被市职业教育研究院选用。

(六)技能大赛

近年来我校加大学校的实训设备投入,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合格率都在95%以上。学校每年认真组织好市、省、国三级技能大赛,营造“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氛围。202111月,我校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D 打印技术综合应用”“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汽车营销”“互联网+wifi 移动互联“四个赛项,其中,三名学生在“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赛项中获得三等奖。202112月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学生组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2021年淄博市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4个;2022527日承办淄博市第十三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3D打印技术综合应用”“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车身修复”“模特表演”四个赛项;“车身修复”赛项,获得冠军、季军;“3D打印技术综合应用”赛项,获得冠军;“模特表演”赛项,获得冠军;“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获得季军。

三、教育教学质量

(一)专业建设质量

各专业成立了校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学校地处开发区优势,组织开展专业调研论证,指导专业内涵建设。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学校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优先方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教产相互促进”运行机制,每年召开“校企合作联谊会”、“校企合作洽谈会”,服务对象逐步向当地企业转移,议程内容也由调研人才需求为主变为洽谈合作培养为主。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上,学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专业类型更加丰富,在原有13个专业基础上,2021年,学校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深化专业改革,新设营养与健康、宠物养护与管理2个新专业。2021年,中餐烹饪和机电技术应用两个省品牌专业已顺利通过了终期验收和中期检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

各专业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2021150名学生参加了 “网店运营推广”(初级)证书的认证考试。2022年申报专业已达到7个,分别申报了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80人、汽车电商服务平台运营与管理40人、餐饮服务管理20人、网店运营推广50人、幼儿照护50人、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30人、光伏电站运维20人等1+X职业登记证书试点项目,共有290人准备参加考证。2022年上半年40名学生参加了“汽车电商服务平台运行与管理”(初级)证书的认证考试。

(二)课程建设质量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要求的必修课,公共基础教学内容占30%的比重,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占50%的比重,对口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占20%的比重(依据《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确定)。在人才培养上,不丢弃基本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同时又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和突破口,通过“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以实践教学促理论教学,将德育要求和企业文化纳入操作规范。各专业均把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等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有的专业还根据专业需求开设了礼仪、心理健康、书法等课程。

做好课程建设开发。各课程研究团队定期进行专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使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够紧跟产业发展前沿,紧扣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对文化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依据专业所需,本着“够用、会用”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二是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删减专业课教材中“偏、难、旧”的内容,补充岗位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及时对课程标准、考证要求和类型进行调整,确保了新内容的贯彻执行。

通过与新景表业、周村宾馆、山东方达电商、知味斋大饭店、宝达集团深入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确立了“行业企业调研---工作分析--专家论证—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专业课程开发流程,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行为导向教学、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为实现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考证率、对口就业率”逐年提高,在“技能大赛”中成绩获得了较大提升。

(三)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针,使学生变从属为主体,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专业技能学习中,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的进行分析和综合,主动地把知识学到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突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和迁移能力。一是走出去。要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进到生产现场实地参观实习,学习直接操作的本领。二是请进来。教学过程中,把相关专业的工人师傅请到学校来,传授一线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到最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知识。三是实行校企结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在合作企业实习,与聘用毕业生的企业共同设计培养方案,企业也可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四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设备条件,抓好模拟、试验、上机等环节的教学,使理论尽快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这些都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材建设质量

根据我校各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际,以山东省教育厅每年公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为依据选用教材。德育课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审定的国家规划教材;文化基础课统一使用国规、省编教材;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以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国家规划教材为主,专业技能课按照升学、就业两个方向进行征订。参编了十三五规划教材《烹饪工艺与美术》《烹饪营养与卫生》《西餐烹饪实训教程》,编写《中式热菜实训》、《汽车维护》两门活页式教材;同时,在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还开发了部分校本教材,作为补充性教学内容使用,各专业开发得专业教材更加灵活多样,针对性更强。在教材使用方面,我校从未使用过非法出版物、盗版教材以及私自翻印教材。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建成学校门户网站和2个分部网站,又投入资金,建成了智慧教室、校园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试题库和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现在学校建有教学平台3个: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德育平台、智慧校园平台。推进使用已有的模拟仿真软件,如机器人自动化产线装调虚拟仿真、汽车模拟驾驶装置、汽车发动机拆装模拟软件、电工实训仿真软件等,有效的解决实训中的难题,提升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使信息化真正的应用于教学。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3.8T,解决线上资源不丰富、课程设置不全的矛盾。20226月学校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全省共16所学校入选,其中中职学校只有5所。

(六)师资队伍建设

发挥校部二级教学管理机制,以各专业部为主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教师结对子,按时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观摩课、公开课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各部组织推选个专业和科目的优质课程参加学校各类评选。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推荐参加上级优质课、教学能力大赛评选。

山东省教育厅公布《2022 年省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评审结果》,李滨校长主持申报的《育训服并举:县域中职校“大职教方案”助力高地建设的周村实践》获省二等奖。陈凤英老师代表我校参与淄博市职业教育研究院申报的《区域构建“四融合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淄博实践》获一等奖。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方案〉的通知》(鲁教师字〔20216号)要求,经各市教育(教体)局推荐、省级专家评审,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李滨负责、教师左怀霞主持的班主任工作室入选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此次评审共确定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262个。

2021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中,我校王成敬老师获职工(教师)组第一名,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在2021年淄博市技能大赛中,我校刘延飞老师获职工(教师)组第一名,被授予淄博市技术能手称号。20225月,刘鸿悦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2021年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评选中,我校共评选出区首席教师5人,区学科带头人9人,区教学能手19人,区骨干教师52人,区教坛新秀1人。

2021年,我校王立波、贾春燕、刘鸿悦3人获得淄博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2021年,4个老师获得周村区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20218月,我校12人获得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宋华获得淄博市高中课程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奖。2021年,获淄博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三等奖1人;淄博市最美中职班主任1人,区优秀班主任3人。2021年,周村区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中,我校教师获得公共基础课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4人;获得专业课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4人。2021年,淄博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市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21年,淄博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中,获得公共基础课: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获得专业课: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我校承办了思政、公共艺术、旅游管理三类学科的淄博市优质课比赛。

2021年,4个省教改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202112月份,1个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5个市级、1个区级课题结题。2022年,立项了1个省级规划课题、3个市级、5个区级课题。1门精品课程被评为淄博市第四批精品课程。

      校企双元育人

促进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在对比研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上,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框架和内容要求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各专业组建专门团队进行修订。各专业从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课程设置建议等方面对相关行业企业及学校进行了调研,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不断分析论证,研究讨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人才素养要求,持续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年度修订任务。为贯彻《关于在院校实施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文件精神,重点强调职业技能证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将校内的职业教育和校外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以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为重要目标。

1.完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基本模式。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各专业实施了“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践+就业”的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双方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定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最终由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多个专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山东新景表业有限公司、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02112月我校与山东新景表业有限公司获得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称号。

2.健全基地培养模式。学校按照“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程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恪守“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我校先后与山东新景表业、山东科明、山东知味斋餐饮、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培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学校建设了“技术先进、环境一流,规模与多样性结合,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依托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较好地拓宽了学生实习及就业渠道,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增强了深度。初步实现了企业生产、科研与学校教学、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进我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我区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山东省《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山东知味斋餐饮有限公司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商埠文化产业学院”。

3.订单培养模式促进就业。学校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自2010年以来,我们开设了新景、知味斋等多个订单班,发挥了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机。今后将持续以企业的需求为动力,采取开放办学的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4.工学结合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施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半工半读。我校与山东新景公司、山东科明、山东知味斋餐饮等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同,将企业作为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合作,企业成为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为实习学生提供产品、设备、教师支持、奖学金、市场等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四、对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制定“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国际(地区)交流活动,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对外交流途径。淄博机电工程学校、美国加州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捷泽国际教育交流(山东)有限公司共建了淄博机电工程学校-鲁加(国际)信息产业学院。积极探索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业外语”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走出去发展战略,打造有鲜明齐文化特色的鲁加国际职业教育品牌。充分利用学校与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会,服务企业产品走出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到日本研修机会。

五、服务贡献质量

1.产教融合不断加深。我校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验收,“五共同”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完善,育人成果显著提升。我校和山东新景表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四批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新景表业、知味斋、宝达集团等多家合作企业入选山东省第一、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我校发挥办学优势,领办淄博新景职业学校,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与社会价值,大力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衔接、与市场需求相适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和谐社会。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应用推广先进单位、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思政教育基地、淄博市首批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特色学校、淄博市首批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老年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3.加强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面向社会成人在各行业领域积极开展劳动者素质提升的本专科学历教育,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自2020年起,春秋两季本专科每年招生500余人。

4.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在我校挂牌成立的淄博市周村区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适应周村老工业区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推进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实施,加快熟练型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年培训3000余人。

5.成立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年培训6000余人。全省推广周村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及劳动教育经验。202262日,山东省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联盟理事长单位会议上学校做典型经验介绍。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名单,受到中国科协、山东省科协的表扬。202112月,淄博市汽车工业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基地,淄博市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启蒙和劳动教育基地在我校挂牌成立。

六、政策落实质量

(一)国家、地方政策落实

2021,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和《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 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教事业为宗旨,以“省示范校”“省高水平学校”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山东职教高地建设,深入推进职教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打造高水平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团队;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引领,树立“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而个性发展”的育人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升学就业齐发展,学历技能双提高”;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突破,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服务社会,创新发展铸品牌,增值赋能向未来,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制定有教师业务培训制度、教师进修及培训激励制度和教师培训登记制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业务培训档案,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适应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积极组织中职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并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标准。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特别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全员培训,学校两次组织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疫情影响,2021年教师培训较往年少些。为进一步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契机优化教师综合业务素质,我校每年组织教师进企业,21年各专业部共有数十名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

 2.规范管理情况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组织机构,通过测评,组织考察推荐方式,学校把作风好、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推选到学校中层岗位上来,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训,制定岗位职责,确保层级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2)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学校设教学副校长,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科研处负责全校的教研工作,各专业部分管各专业教学管理。建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环节进行规范。学校在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和规范落实。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都组织各学科教师研究课程方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指导教师制定教学文件。学校定期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教学计划执行的严肃性。教学档案资料管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我校日常教学档案、资料保存完好,教学档案、教学资料收集、整理、立卷、移交、查阅、存档等管理严格。学校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电子档案齐全。

3)强化教科研工作,我校本着“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研究课题。20212个课题被立项为市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2112月份,我校顺利完成了5个市级微课题结题鉴定工作,2个区级课题结题鉴定工作。1门精品课程被评为淄博市第四批精品课程。

4)强化学生管理规范,推动学生养成教育。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生为本”理念,着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了多项学生管理措施,学生管理制度更加严谨,更具可操作性。通过教育前置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广大学生形成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选择最优秀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建设起一支老、中、青比例恰当,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实施班主任青蓝工程,帮助年轻班主任尽快熟悉班级管理方法,掌握班级管理技巧,提升全体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成立家长委员会,促进家校沟通,增进家校了解,密切家校联系,得到更多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学校特别重视学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建立了山东省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5)财务管理标准化,依法配备财务人员,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具备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服务态度优良。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规定和收费标准,制定了《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收费管理办法》,从无乱收费现象。学校收入由财务处统一归口管理,执行收支两条线,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结算。相关服务性收费、代办性收费专款专用,并按学期结算清退,及时公示。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能够做到及时足额发放。

6)强化后勤管理规范,近年来,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环境卫生、绿化、资产、食堂、水电、基建与维修等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人员的业务知识和需要相匹配。我校在食堂经营管理中,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把好“三关”即原材料采购关、加工关、销售关。 我校加大校产物资管理力度,完善校产校具的贴签,造册登记工作,帐物相符,进出手续完备,责任到人,遗失的、人为损坏须赔偿,提高了校产校具的使用率及完好率。

7)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我校建立健全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招聘了专职管理人员、专职保安;制定安全工作责任制,细化安全责任和责任人。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强化日常管理,树立人人管安全,安全靠大家的意识,在校内形成建立安全长效机制,齐抓共管保师生平安的良好工作局面。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安全教育宣传;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大投资进行技防设施建设的改造、升级、完善。

  8)加大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通过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新装备浪潮服务器1台,完成数字校园网平台建设,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了平台、资源相配套、易扩充、可升级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完成了学校德育教学平台、汽车喷涂VR数字化实训系统建设、学生职业素养课程资源建设。

(三)经费投入

投资385万元,实施校园环境形象“三化”提升工程,重建学校大门,对校园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完成校园地下管网工程,建成全域公园式校园。投资2500万元建成“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汽车机电类实训基地),建筑面积9690平方米,其中新建5154平方米,改建4536平方米;投资330余万元建设智能制造机器人实训室1个,投资120万元新建3个微机室,投资100万元建成汽修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投入运营。新建高标准学术报告厅,采用一主两副设计,整个报告厅包括会议室2个、接待室1个,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多人开会及开展展览竞赛等活动;投资30万元建成思政广场。

七、面临挑战

1.进一步找准定位,创新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不断增强办学吸引力,使学校规模保持在现有基础上再稳步增长。加快品牌专业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实力。

2.加快内涵发展,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评价新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将继续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加强精细化管理,扩大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探索尝试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由原来单一评价主体---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自我评价,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主体,形成由学生、同行、企业行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第三方评价模式。

3.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资源开发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

4.加快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致力于构建多元文化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整体策划,打造融合历史传统文化、现代职业工匠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5.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调动教育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认真做好教研课题的研究及实施工作,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扩大双师型及骨干教师队伍规模,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