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周村区新建路小学体育评价 | ||
---|---|---|---|
索引号: | 113703060042203266/2023-None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9-25 | 发布机构: |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
周村区新建路小学2023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推动校园体育快速发展,学校成立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评价体系,完善体育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分管副校长和体育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校园体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规划和训练计划,制定授课、训练、奖励等相关制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把宣传、发动、组织工作落实到人,全员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
(二)以人为本,用科学训练体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与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工作。坚持体育训练常规化、科学化,定期召开有关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在训练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了运动员训练档案,分别在专项和学习两方面进行测试,学习训练两不误。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制定评价奖惩机制
学校制定有校园体育工作组织实施、招生、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校园体育小明星”评比活动,学年末学校评出多名“体育之星”,给于表彰奖励。
二、加强资金投入,硬件保障到位
(一)强化师资队伍配备,落实教师待遇
学校配备有专业各类体育教师员5名,凡市区组织的体育专业培训,学校积极支持派出相关教师参加。学校将体育教学成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并按照相应的成绩享受单项奖励。
(二)保障投入,体育工作经费充足
学校以最大的能力确保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设立校园体育专项资金,每年用于校园体育的经费不低于学校年度经费预算5%,改善体育训练条件。
(三)开拓运动场地,保证教育教学
学校有体育训练塑胶场地,体育训练器材充足,保证教学和训练的正常开展。
三、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一)注重学习研究,更新教学理念
我们坚持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省、市、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打造校园体育特色,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引导孩子追求和享受自己的体育梦。
(二)树立课程意识,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按照有关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结合体育艺术“2+1”相关工作,把体育作为体育必修内容,保证每个班每周至少有3、4节体育课进行体育教学。
(三)开发校本课程,普及体育知识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让体育运动根植于课堂教学。研发校本课程,编写教材《体育》,体育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授课有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通过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体育运动的发展和魅力,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健体的快乐,养成了顽强拼搏、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
四、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体育品牌
(一)精心举办每年一度的校园体育文化节
2023年,我校把班级体育联赛拓展成为“校园体育文化节”,使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知识,培养兴趣。利用学校网站开设体育专栏,宣传学校体育发展。通过开幕式的筹备和表演,宣传我校的体育文化。通过班级体育队的组建,让学生用设计队名、队徽、队旗,班班有特色,体育氛围浓厚。全体学生通过小记者、小摄影家、小荷文学社、小画家、小书法家、小小啦啦队等各种形式参与到校园体育联赛中,增加团队氛围。文化节期间,举行校园吉尼斯挑战赛。给队员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二)设立体育文化墙
以学校明星队员为背景,介绍学校体育文化、体育荣誉,宣传校园体育,扩大影响力。
五、立足科学训练,积极参加比赛
(一)建立体育组织,实现梯队发展
每学期初,都会进行全校范围的体育队梯队选拔,学生踊跃报名,有力地促进了校园体育运动的普及。
(二)统筹合理安排,科学开展训练
学校组建学校代表队,由专业教练执教,每天下午坚持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他们的速度、灵敏度、耐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以便让他们重视自己的身体能力。根据比赛要求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在各个不同的训练时期,不断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赛事前加强集训,节假日强化训练,做到常态化、科学化,提高运动水平,磨练学生意志。
(三)建立竞赛制度,以比赛促提高
每年学校均组织班级体育联赛,3至5年级各班组队参加。联赛历时两个月时间,报名队员达200余人,累计比赛场次20余场。
五、密切联系家长,助推校园体育蓬勃发展
学校团结家长成为最好的教育伙伴,构建学校、家长、社会密切合作的教育模式,为校园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创设优质环境。
学校成立体育俱乐部家长委员会,起草家委会章程,制定工作制度,建立了组织机构,成立职能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学校体育运动发展。家委会积极行动,为体育队联系外出学习、筹集资金、陪同训练比赛,不遗余力支持体育运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座谈,取得家长对校园体育的大力支持。每天下午体育队训练到很晚,家长一直陪同到结束。外出比赛时,家长出谋划策,积极联系车辆,准备物资,为比赛提供一切便利。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
单位全称(公章):
校 长 |
赵洪燕 |
主管校长 |
徐红菊 |
电话 |
13964449251 |
|||||||||||||||||||||||
教务(体育)主任 |
侯文杰 |
体育组长 |
崔叶开 |
电话 |
15753355687 |
|||||||||||||||||||||||
体育教师数 |
7 |
体育教师缺额人数 |
1 |
体育教师平均周课时 |
16 |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年级 |
班数 |
学生人数 |
|||||||||||||||||
一年级 |
4 |
198 |
四年级 |
4 |
175 |
七年级 |
|
|
高一 |
|
|
|||||||||||||||||
二年级 |
4 |
169 |
五年级 |
4 |
171 |
八年级 |
|
|
高二 |
|
|
|||||||||||||||||
三年级 |
4 |
155 |
六年级 |
|
|
九年级 |
|
|
高三 |
|
|
|||||||||||||||||
各 项 指 标 评 估 结 果 |
||||||||||||||||||||||||||||
|
评估指标内容(要点) |
得分 |
存在主要问题 |
|||||||||||||||||||||||||
1 |
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 |
2 |
无 |
|||||||||||||||||||||||||
2 |
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
2 |
无 |
|||||||||||||||||||||||||
3 |
建立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 |
1 |
无 |
|||||||||||||||||||||||||
4 |
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 |
1 |
无 |
|||||||||||||||||||||||||
5 |
校长、分管校长听体育课次数 |
2 |
无 |
|||||||||||||||||||||||||
6 |
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 |
7 |
无 |
|||||||||||||||||||||||||
7 |
公布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
2 |
无 |
|||||||||||||||||||||||||
8 |
每学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
3 |
无 |
|||||||||||||||||||||||||
9 |
体育教学计划、单元计划等齐全 |
4 |
无 |
|||||||||||||||||||||||||
10 |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 |
5 |
无 |
|||||||||||||||||||||||||
11 |
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 |
3 |
无 |
|||||||||||||||||||||||||
12 |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考核制度 |
3 |
无 |
|||||||||||||||||||||||||
13 |
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
2 |
无 |
|||||||||||||||||||||||||
14 |
将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
2 |
无 |
|||||||||||||||||||||||||
15 |
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时间 |
3 |
无 |
|||||||||||||||||||||||||
16 |
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 |
3 |
无 |
|||||||||||||||||||||||||
17 |
85%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技能 |
4 |
无 |
|||||||||||||||||||||||||
18 |
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
1 |
无 |
|||||||||||||||||||||||||
19 |
体育教师数量达到规定标准 |
3 |
无 |
|||||||||||||||||||||||||
20 |
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公正 |
3 |
无 |
|||||||||||||||||||||||||
21 |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服装 |
2 |
无 |
|||||||||||||||||||||||||
22 |
体育活动、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 |
2 |
无 |
|||||||||||||||||||||||||
23 |
体育教师集体备课、校本教研 |
2 |
无 |
|||||||||||||||||||||||||
24 |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 |
2 |
无 |
|||||||||||||||||||||||||
25 |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 |
1 |
无 |
|||||||||||||||||||||||||
26 |
体育场地平整、整洁,符合要求 |
2 |
无 |
|||||||||||||||||||||||||
27 |
体育场馆管理规范,安全运行 |
2 |
无 |
|||||||||||||||||||||||||
28 |
体育场地、器材等有专人负责 |
2 |
无 |
|||||||||||||||||||||||||
29 |
课余、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
4 |
无 |
|||||||||||||||||||||||||
30 |
公用经费满足学校体育需要 |
5 |
无 |
|||||||||||||||||||||||||
31 |
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
3 |
无 |
|||||||||||||||||||||||||
32 |
妥善保存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
1 |
无 |
|||||||||||||||||||||||||
33 |
按要求上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
1 |
无 |
|||||||||||||||||||||||||
34 |
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格等级 |
5 |
无 |
|||||||||||||||||||||||||
35 |
4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 |
4 |
无 |
|||||||||||||||||||||||||
36 |
每年公布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
2 |
无 |
|||||||||||||||||||||||||
37 |
健康水平列入综合素质档案 |
2 |
无 |
|||||||||||||||||||||||||
38 |
分析测试结果,把握体质趋势 |
2 |
无 |
|||||||||||||||||||||||||
加分项目 |
全员运动会、足球队 |
加 分 |
4 |
|||||||||||||||||||||||||
得分总计 |
104 |
自评等级 |
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