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周村区南郊中学劳动教育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3266/2024-547859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9-29 发布机构: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周村区南郊中学劳动教育

发布日期:2024-09-29
  • 字号:
  • |
  • 打印

周村区南郊中学劳动教工作总结

 

我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学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充分挖掘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和劳动资源,全面加强劳动教学工作,探索开展劳动教学的有效举措,培育学生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充分发挥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断创新和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最终让学生,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现将这一学年的劳动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课程实施

1.丰富课程体系。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并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促进横向学科融合,纵向学段贯通。学校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和劳动月,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优化组合,集中体现课程教学成果,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展演活动。

2.明确教学内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

3.开展实践活动。坚持“落实、落细、落小、落真”的实施原则,上好“四堂课”,即劳动必修课、学科融合课、校园劳动课、课外实践课。深度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将楼道、教室、校园等作为劳动教学实践场所,合理分配到班级。充分利用实验室、体悟园、综合实践基地等条件,组织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活动,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结合植树节、采摘节、丰收节等节日,广泛组织各种劳动主题活动、手工劳技展演活动、劳动成果汇报活动等。

4.拓展劳动基地。我校开设了“体悟园”耕读劳动基地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深入校外开展体验活动,利用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教育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

5.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将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协同育人内容,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明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要求,制定家庭日常劳动清单,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劳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6.强化评价机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好劳动记录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记录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与成果,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二、劳动特色成果

1.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活动

进行了剪窗花、编五彩绳、编绒花、烹饪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课堂上孩子们全神贯注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认真钻研、克服困难、敢于创新,体会劳动的快乐。

2.劳动融入多元学科实践

劳动融入多元学科是核心素养下新课标教学下的风向标,借助学科教学活动融入劳动,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优质、高效。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融入劳动教育,语文、化学、美术课上,教师立足课堂、依托文本素材,树立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品质。如读书推荐活动中制作植物书签、在化学课上洗涤油污衣物、在美术课上自制收纳盒等,在劳动实践锻炼中,孩子学以致用,感受劳动的乐趣。

3.“体悟园”耕读劳动基地建设

 今年在操场外开辟建立了“体悟园”耕读劳动基地建设,开发学生的劳动体验项目,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请专业人士指导师生们耕种。前期在校领导带领下,班主任和学生清理杂草、灌木、石块,深翻土地,学校购买肥料、水管、水龙头和劳动用品的工具。基础建设完成后,给13个班分配班级基地,依据24节气种上了葫芦、玉米,栽上地瓜、茄子。中期清除杂草和浇水、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丰收节一起收获。 在活动中,学生记录观察笔记、绘制劳动美图、创作耕读诗篇等,将播种的期待、耕种的辛劳和丰收的快乐融入探究学习之中,体验劳动创造的魅力。

4.家校联动提升家庭生活素养

 学校结合家庭教育,利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劳动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5.校内外活动劳动实践相结合

各班学生每日按卫生责任区进行校园打扫,他们做起事来认真细致,难以清理的卫生死角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校园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既为学校节约了保洁费用,又增加了他们的劳动技能,激发了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初四年级学生学习比较忙碌,为了增进亲子沟通,培育感恩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孝敬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求学生每周进行一项家务劳动。家长们也感受到孩子成长后所带来的快乐。学校经常组识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养老院进行义务劳动、慰问活动,坚持经常开展学雷锋活动,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是素质教育体系的价值基础,也是健全人性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在不断完成劳动任务中获得了劳动能力最后形成了劳动习惯。每一次劳动教育活动,每一天内化积淀,每一项参与体验,都指引着学生在劳动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从而为每一位孩子的人生打上亮丽的底色。

 

周村区南郊中学2024-2025学年劳动教育

工作计划

新学期,我们要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强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强化各部门分工协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因地制宜,融合资源,开展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一、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讲好劳动第一课

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保证劳动必修课程开足开齐。要抓好教材选用、教师上岗、教法使用等教学重要关口,上好劳动课。要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年级大会、主题班会、专题团课、党支部会议、专题讲座等方式,讲好新学期“劳动第一课”,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2.强化日常生活劳动锻炼

以自己书桌、寝室及其周边环境卫生保洁为重点,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巩固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劳动习惯。

3.结合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

以级部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所在级部的楼层、教师、校园场所的文明卫生、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培养学生爱校护校意识;以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自立自强能力。

4.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生产劳动

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掌握相关技术。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围绕创新发明,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

5.推动服务性劳动教育

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要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志愿者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接触基层劳动者,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二、相关要求

1.要高度重视把劳动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要挖掘“秋分丰收节”的劳动教育元素,打造“劳动丰收节”教育宣传及实践周活动品牌,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确保全体在校学生都参加,并持之以恒开展好各项劳动实践活动,形成劳动教育常态化。

2.适时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做好学生劳动上传内容的真实有效,保证劳动综合评价公正科学规范。要做好登记与考核,将学生劳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中,作为评奖评优评先等工作重要参考指标。

3.要注意加强劳动安全教育

指导学生提升劳动技能,注意防范劳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4.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

强化“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的宣传教育,转变劳动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学校劳动文化或劳动教育教学特色品牌,传承不断;强化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技术能手等的宣传和现身说法;大力表彰本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分子(劳动标兵或劳动之星)树立劳动典型,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巩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效果、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将以劳动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不断传承和弘扬华民族勤劳、奋斗、奉献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人价值,探索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