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学校劳动教育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3266/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0-09 发布机构: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学校劳动教育

发布日期:2022-10-09
  • 字号:
  • |
  • 打印

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劳动课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中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我校劳动课开展情况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劳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长:岳道刚

副组长:杨先怀  李淑月  张建芳

  员:付玲艳  马秀佳  李营  潘娣  毕坤  沈远超

三、劳动教育目标

1.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之间关系,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情感,形成劳动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劳动能力

从目标和任务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采用一定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创造性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学自我管理、团队合作。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劳动品质

能自觉自愿劳动,养成安全规范、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持续性劳动,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品质。

4.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通过持续性劳动实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优良传统的积极愿望;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有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奋斗精神。

四、分学段设计劳动活动

1.第一学段(1~2年级)

(1)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初步感知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喜欢劳动,具有主动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愿望。

(2)完成比较简单的个人物品整理与清洗,居室、教室等卫生保洁、整理与收纳,以及垃圾分类等劳动任务,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具有初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3)关心、照顾身边常见动植物,初步形成关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参与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初步学会规范使用相应工具,对工艺制作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4)参与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初步形成以自己的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

(5)在劳动过程中遵守纪律,不怕脏、不怕累,具有初步的劳动安全意识,初步养成有始有终、认真劳动的习惯。

2.第二学段(3~4年级)

(1)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体会劳动光荣、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认识到美好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形成热爱劳动的态度。

(2)养成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习惯。认识常用家用器具,掌握家用小器具的使用方法,具有家用电器使用安全意识和初步的器具保养意识。主动分担家务,协助参与家庭环境卫生清洁,能制作简单的日常饮食,初步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形成生活自理能力。

(3)初步体验简单的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能规范地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了解常用材料的作用与特征,对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劳动,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初步体验简单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初步形成公共服务意识。

(5)懂得在劳动中遵规守约,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养成有始有终、专心致志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6)在劳动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不怕困难。

3.第三学段(5年级)

(1)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业精于勤荒于嬉”等道理。认识到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体会普通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初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掌握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基本技能。了解家庭常用器具的功能特点,规范、安全地操作与使用。初步掌握基本的家庭饮食烹饪技法,制作简单的家常餐,具有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初步具有家庭责任感。

(3)进一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能根据劳动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技术与方法,安全、规范、有效地开展劳动,初步养成持之以恒的劳动品质。

(4)主动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和环境美化等劳动,积极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进一步体验新技术支持下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形成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5)根据劳动目标确定劳动任务,制订劳动计划,并根据劳动过程的进展情况适时优化调整,初步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和劳动质量意识,初步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6)在集体劳动中团结协作,提升与他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在劳动过程中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形成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的意识。

(7)在劳动中主动克服困难,初步形成不怕辛苦、积极探索、追求创新的精神。

五、活动方式

(一)家务劳动

引导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从事生活中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如衣物洗涤、物品整理、卫生清洁、做家常菜、制作面食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农业劳动

在家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周末或者假期到田间体验农作物的播种、管理和秋收等劳动,感受农民的辛苦。

(三)劳动技术培训

教师利用劳动课以及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和运用各种劳动工具的培训,对各种工艺进行设计,指导并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培养工匠精神。

(四)社会服务

指导学生在课余或假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五)职业体验

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

(六)考察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

六、家校共育

要坚持校内外相结合,创新劳动课程各专题的实施方法,提升教育效果。要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加强家校合作,转变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的观念。大力开展劳动实践类社团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校外劳动,加强与社区、村(居)联系,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学工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