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周村区碧桂园小学劳动教育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3266/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0-09 发布机构: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周村区碧桂园小学劳动教育

发布日期:2022-10-09
  • 字号:
  • |
  • 打印

扎根乡土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周村区碧桂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始于乡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源于对乡土的热爱。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学校是离乡土最近的文化场域,它既是乡村社区的文化中心和道德高地,也是乡土文化的“传习所”,肩负着间接保护乡土文化,延续、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文化使命。保护、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贡献。

费孝通认为:“人与土地的乡土性关系决定了一种适应土地的特殊文化形态——乡土文化”。乡村振兴要抓住乡村的“根”、留住民族的“魂”。培育孩子的乡愁,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对土地的真挚情感开始,在引领孩子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学习乡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增强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丰富乡村少年的精神文化世界,补充乡村少年成长所需的“精神文化之钙”,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将“扎根乡土文化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作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接地气”、撬动学校“五育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工作,目的就是清醒认识当前乡村学校逐渐疏离、割裂乡土文化的态势,从根本上解决越是乡村孩子越轻视农业劳动、离乡土最近的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认同度不高的现实问题,为乡村学校从劳动教育破题“有效的家、校、社共育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扎根优秀乡土文化办好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劳动教育,探索乡村学校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二、立项背景概述

(一)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倡导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二)劳动教育目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实际问题。受家庭、学校、社会普遍淡化、弱化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影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错误倾向,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灿若星河的乡土文化需要行动的记忆和自觉的传承。以节气、农时、农谚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以“仁、义、礼、智、信”凝练表达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中共同体现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哲学,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乡村学校“以文化人”取之不尽的宝贵教育资源。而乡土文化最好的记忆与传承方式是扎根泥土的劳动实践。

三、总体目标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五)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通过家务劳动开展爱家、爱生活教育,在校园劳动和学农、助农等乡村社会实践中,培养乡村少年乐于助人的社会责任感,扎扎实实用劳动教育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四、学年度工作目标及推进措施

20214-20227

主要目标与措施:

(一)学深学透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成立创新项目研究团队,统一全体教师思想认识,下决心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借劳动教育真正撬动乡村学校家校共育,迈出学校扎根乡土文化资源办高质量的素质教育的拓荒脚步。

(二)确定碧桂园小学“扎根乡土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方案,分低年级、中高年级两个学段制定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形成可操作的评价办法,为创新项目实施提供校本标准。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指导学生:(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3)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指导学生:(1)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2)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3)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三)所有年级开展“文化寻根与学农助农乡村社会实践”,一是按照“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规律,整合乡土文化资源,编写“文化寻根”校本教材;二是充分利用乡村农业生产资源优势,每班建立12处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学农助农实践,并将乡土文化教育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带领孩子们在愉快的劳作中吟咏文化、陶冶情操。

2022-2023学年度

主要目标与措施:

进一步优化“扎根乡土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创新项目实施的校本标准,制定学年工作计划,把握螺旋提升的评价标准,全年实施好该项创新项目,在班级、校园精细保洁常规管理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收纳、清洁技能,通过组织“生活、劳动技能达标测试”“第三届校园收获节”等专项活动,展现“扎根乡土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研究成果。

2023-2024学年度

主要目标和措施:

全年实施好该项创新项目,一是打造学生全员参与班级、校园精细保洁的特色品牌;二是组织“生活·创意”“劳动·创造”两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展示活动;三是组织“第四届校园收获节”,争取承办现场观摩活动,生动展现“扎根乡土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创新项目研究成果,为全区同类学校提供有益借鉴。四是编辑校本教材,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劳动教育创新项目领导小组。书记、校长戴秀宏同志任组长,副书记、副校长丁乃岭同志任副组长,孔娜、张丽、卫梅娟等同志为项目组成员,从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方面,全面负责劳动教育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

(二)建立以班主任、副班主任为主的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保证劳动教育和学农助农乡村社会实践学时;利用学校耀南志愿者、少先队、爱心家长等多方力量,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创新项目实践活动。

(三)强化劳动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细则;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按照疾控、卫生健康部门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购买保障到每一名学生的高赔付校方责任险。

(四)依靠家长支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明确家长的劳动教育责任,让家长主动指导和督促孩子完成家庭、社区劳动任务;学校争取家长支持,做好劳动实践基地的共同开发与管理,设计并实施相关劳动实践课程。

(五)积极争取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和专家的指导,力争成为承担相关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任务的试验校,借助专家引领,开展跟踪研究、行动研究,不断提高劳动教育创新项目的实施水平。

(六)建立支持劳动教育创新项目研究的激励机制,为创新项目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和制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