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学校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703060042203266/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9-25 发布机构: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学校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3-09-25
  • 字号:
  • |
  • 打印

王村镇中心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精神和上级有关指示,认真落实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反欺凌法治知识,充分认识开展校园反欺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对校园欺凌危害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反校园欺凌”意识,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构、职责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长: 岳道刚

副组长: 杨先怀、张浩、李淑月、曹亮

 员:张建芳、侯慧莹、乔婕、付玲艳、张敏、张炳、 沈远超、 王迪、张霞、潘娣

(二)分工与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张浩

组员:张霞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疏散引导组

组长:张建芳

组员:沈远超

主要职责:负责疏散师生,维护秩序,保持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派出所、医院等部门)负责维稳和救助。

3.善后处理组

组长: 李淑月

组员: 付玲艳

主要职责: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做好对受伤学生家长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和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4.通讯联络组

组长: 曹亮

组员: 张敏

主要职责: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系、报告;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杨先怀

组员: 张炳

主要职责:负责处置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学校安装好室内外监控录像装置,及时掌握和保存校内外动态。  

4.加强对在校患有精神病史人的监控,加强对患有精神病史人的关心,并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5.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6.成立值日教师工作队伍,加强校园值班巡逻,落实值日领导、值日教师管理责任制。    

7.建立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做到各尽其责,协调合力。    

四、处理程序    

(一)接警与通知

事件发生后,在场知情人员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件情况向班主任或值日领导报告。班主任和值日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人员并立即将所发生的事件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在基本掌握事件情况后,立即通知副组长和各工作组组长启动应急预案。

(二)处置与救助

欺凌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协调。对现场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在场人员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处置,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护现场,保存物证,并根据事件性质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保护与维稳

应急组应对事件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维持秩序,疏散师生,监控案情,关注事态发展,作好安抚处理工作,稳定师生情绪,统一口径,将影响减到最小。

保卫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报告与通报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以及处理进度,并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视情况通知受伤者和责任人的家长或家属。

(五)事件调查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件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件原因,整理事件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六)善后处理

1.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受伤害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受伤害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对相关责任人要通知家长到校配合处置工作,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2.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对受伤学生的赔偿要依据《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七)责任追究

1.根据事实,分清责任,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责任人追究民事责任。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事件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件的调查处理。对违反本预案、不履行应急处理工作的、发布假消息的、不服从指挥的人员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王村镇中心学校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制订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长: 岳道刚

副组长: 杨先怀、张浩、李淑月、曹亮

 员:张建芳、侯慧莹、乔婕、付玲艳、张敏、张炳、 沈远超、王迪、张霞、潘娣及全体班主任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一)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走楼梯制度。    

(二)在上操、集合、放学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值值日教师和负责教学楼管理的同志在楼梯间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一)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值班领导负责指挥全校师生紧急疏散,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二)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各班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指挥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指定楼梯迅速疏散。    

(三)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四)学生疏散时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四、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    

(一)开学初,各年级、班主任要在班会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二)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三)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四)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专题班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五)每学期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使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疏散的路线,适应危机状态下的心理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五、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检查制度

每学期初、学期中,由安保处及各年级组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教学楼、办公楼的楼道、楼梯等各种设施和照明设施进行检查,限期维修,确保安全使用。

六、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处置原则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杜绝对隐患认识不足、长期忽视的麻痹思想,要居安思危,立足防患,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尽一切努力将事故、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为校园打造安全屏障。超前工作,掌握主动,备好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防范非自然灾害类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长效机制,增强防范拥挤踩踏事件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七、善后处理工作

(一)校园拥挤踩踏事件调查工作,由学校组织“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调查结果,重特大拥挤踩踏事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必要时协同其他相关部门组织调查,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调查结果。

(二)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三)对在预防、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或有特殊贡献的班级和个人,可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对在预防、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王村镇中心学校防雷电应急预案

为切实加强我校防雷电自然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高效有序的救灾运行机制,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做到有备无患,迅速、准确、及时、高效地做好我校的防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危害,促进我校稳定和谐的发展,特制定我校防雷电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防雷电灾害应急领导小组

 长: 岳道刚

副组长: 杨先怀、张浩、李淑月、曹亮

 员:张建芳、侯慧莹、乔婕、付玲艳、张敏、张炳、 沈远超、 王迪、张霞、潘娣

二、预案启动条件

凡遇特大雷电灾害或重大雷电灾害,学校“防雷电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三、救援程序

(一)发生事故后,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按照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足自救或者实施救援:

1.当雷击引起人员伤亡、火灾、爆炸的,及时实施消防、医疗救护、人员疏散、努力保证人员安全;

2.立即向镇教委及上级教育部门报告灾情;

3.保护好现场和保证通信设备完好,内外、上下主要信息联络畅通。

(二)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成立事故处理现场指挥小组,指挥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对抢险救灾事故处理实行统一指挥。

(三)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排除险情;

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害源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和危害程度。

三、雷电灾害事故报告

(一)发生雷电灾害事故时,事故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当地人民政府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情况要报警,有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

(二)较大以上雷电灾害事故,学校应当立即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起因、造成后果、已采取措施等情况报告镇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王村镇中心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一、工作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学校在本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

发生地震灾害事件,学校组织教师.学生避震及校内疏散,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及本级政府报告师生伤亡和校舍受损情况,并按照本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受伤师生的送治和学生的安置工作。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是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的基础。

二、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地震灾害,学校抗震救灾领导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校抗震救灾领导组组成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长: 岳道刚

副组长: 杨先怀、张浩、李淑月、曹亮

 员:张建芳、侯慧莹、乔婕、付玲艳、张敏、张炳、 沈远超、 王迪、张霞、潘娣

领导组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参加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4.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5.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6.负责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长:张浩

 员:张霞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

3.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

5.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6.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疏散组组成及职责

长:李淑月

员:张建芳、付玲艳、侯慧莹、沈远超

应急疏散组职责:

1.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3.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5.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四)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

长:曹亮

员:张炳、张道路、各班主任

抢险救灾组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2.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五)医疗救护组组成及职责

 长:乔婕

 员:潘娣

医疗救护组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2.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六)安全保卫组组成及职责

 长: 张浩

 员:保安及当日值班人员  

安全保卫组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

2.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七)后勤保障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杨先怀

成员:张炳、张道路

后勤保障组职责:

1.妥善安置生活必需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2.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

3.向紧急求援级、医疗救护组提供救援工具、设备和各种物资。

三、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

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

四、应急准备

(一)避震和疏散方案

根据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次生灾害源情况,确定如下避震疏散方案:

疏散目的地:操场

疏散顺序:一年级1班→二年级2班(五个班级同时)、二年级3班→三年级3班(五个班级同时)、四年级1班→四年级4班(四个班级同时)、五年级1班→五年级3班(三个班级同时)

(二)地震知识普及

学校每年安排1—2学时学习地震知识、防震避震和疏散常识、紧急救护知识,采用橱窗、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物质储备

学校总务处储备必要的饮用水和食品及一定的救护药品。

五、应急响应

(一)启动预案

当发生4级以上地震时,自动启动本预案。

(二)紧急避震

地震发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近避震,躲在课桌下、讲桌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旁、坚实稳定的大件物体旁,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天花板上的悬挂物、不稳物体及易碎、危险化学物品等。

防止学生因慌乱盲目逃逸;制止跳楼、翻窗、拥挤等危险行为。

(三)人员疏散

当地震震动结束后,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发出疏散指令,任课教师听从指令按照本预案的疏散方案组织学生行疏散。

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负责本层楼梯口的疏散秩序,防止学生推挤.倒地和掉队。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由本层第一个疏散班级的任课老师担任。整栋教学楼内的学生全部撤离后,各层疏导员方可撤离。

疏散到操场后,立即清点师生人数。学生以班为单位由任课老师清点人数,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由校领导清点人数;后勤.医务.保卫等部门由其负责人清点人数。并将情况报校抗震救灾指挥部。

(四)紧急处置

发现有人受伤立即组织学校医务人员给予临时救治,伤势严重者立即送往附近医院。确定有师生未撤出时,立即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实施营救。营救埋压人员按现场营救工作程序实施:(1)成立营救小组:根据建筑物内埋压人员数量,成立营救小组。(2)行动,进入营救地点,设置警戒范围,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准确判定埋压位置。(3)营救行动,采用控掘、手抬、手剔等方式使受难者迅速脱离险境,适时向校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营救进展,必要时及时向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请求支援。营救过程中,注意避免破坏被埋压者的生存环境。(4)救护行动:对营救出的受难者由学校医护人员临时处理,伤势严重者迅速送往附近医院。

(五)灾情报告

抗震救灾指挥部要组织教职员工迅速核实灾情,及时将灾情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上报的主要内容包括:1.灾情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附伤亡名单);建筑物破坏情况;次生灾害情况,如;火灾、供排水管破裂等;通往学校道路损坏情况。2.救援进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3.支援请求及下一步应急工作安排。

(六)人员抢救

抗震救灾指挥部视情况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应急救援队伍到达学校后,学校派熟悉情况的教师协助营救被埋压人员。

(七)学生安置

学校要及时向上级了解地震趋势意见,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师生安置工作。

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接走学生,确保学生被安全接走。对留置师生,学校统一安排食宿,集中分发食品.饮用水和日用品。

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置留师生所需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所需物品由教育部门协调民政部门以予解决。

(八)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人员抢救工作结束;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全体师生得到妥善安置。达到上述条件,由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地震应急和救援工作结束,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地震应急结束前,学校要安排专人检查学校财物、锁紧门窗、关掉水源、切断电源。必要时,安排专人加强学校值勤。

六、奖惩     

本预案是学校地震应急方案,全校各部门及所有教职工、学生,在地震应急工作中都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违反。对执行预案有功人员和在应急工作中抗拒执行预案者或失职者,将根据有关规定,对在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

    王村镇中心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应急预案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而学生是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因而,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染性疾病流行,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的健康,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全面贯彻“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目标任务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完善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四)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长: 岳道刚

副组长: 杨先怀、张浩、李淑月、曹亮

 员:张建芳、侯慧莹、乔婕、付玲艳、张敏、张炳、 沈远超、 王迪、张霞、潘娣

1.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3.曹亮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杨先怀负责后勤保障。

4.李淑月负责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5.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卫生室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6.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应加强消毒工作。

⑤安稳办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根据上级指示酌情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校医室负责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安保处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①班主任对缺课学生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总务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上级有关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校长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卫生室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有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校医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

⑥ 安保处负责加强警戒,维护校园稳定。

⑦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⑩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四、传染病预防

(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1.学校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总务处应经常对教学环境进行抽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卫生室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