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6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建设的建议)
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143162
建议人: 宋丽婷、胡莉萍、陈娟、解军
主办单位: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答复时间: 2024-07-29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区政协十四会议第143162号提案的答复

 

宋丽婷、胡莉萍、陈娟、解军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关心。您所关注的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建设的问题,正是我们非常重视且一直在重点推进的工作,近年来,区教育和体育局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各学校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学、分年级科学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规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渠道,各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征,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构建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选用省教育厅推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课程资源

二、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

全区中小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均已建立符合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并定时开放,为校师生、家长提供心理辅导。各学校设置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和网络咨询等途径积极为学生提供个别咨询辅导,通过多种渠道公布学校心理教师名单、咨询专长和咨询时间安排,供学生选择咨询,及时做好心理咨询记录,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三、启用心理云平台,让心理筛查更科学 

2021年底区教育和体育局投资20余万元,全区29所中小学配备心理云平台,通过该云平台,每学期定期开展师生心理筛查,形成了静态量表普查+动态观察记录动静结合的筛查模式,解决了单靠量表普查效度不高的问题。依托该平台,建立了科学的筛查评估干预工作流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完备的心理档案,并实现不同学段心理档案的转接根据心理问题的等级,分类干预。心理平台的建立使心理筛查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标志着周村区心理健康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

 四、加强专业队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目前,全区共有专兼职心理教师295名,2021年区教育和体育局又成立了由111名家庭教育讲师和92名家庭教育志愿者组成的春雨家庭教育宣讲团,这两支具有心理咨询专业和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的队伍,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中发挥中重要作用。我们结合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研究和设计了 C-B-A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课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202211-20232月,我们举办了面向全区1000余名班主任、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为期三个月的C级培训班,切实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2022年以来,持续开展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专题培训,目前已开展20余期,专题培训的举办对推动全区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线上线下双课程相结合,提升家长家教能力

举行百场智慧父母必修课启动仪式,分时段组织家长在线学习,从幼儿园至高中覆盖全学段,截止到目前,已完成400余个主题的学习,受益家长达60万人次。在淄博市家庭教育大讲堂千场巡讲活动中,周村区完成市、区、校级巡讲300场。春雨宣讲团成员针对家长反馈的家庭教育问题,录制了系列微视频,通过智慧周村推送给学生、家长。截至目前,已经录制推送了近50个主题的微课视频,这些小视频的录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多年来,周村区积极探索践行预防筛查评估干预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省内外多地教育行政部门赴周村交流研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一致认为周村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20245月,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应邀参加在西安举行的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做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如您所述,我区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您的建议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周村“5+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启明心理健康云平台,推动课程体系”“宣传普及体系”“咨询干预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周村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心理教师专业培训,邀请专业心理专家、咨询师进行授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同时,学校设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优质师资队伍。

三是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全区各中小学根据心理危机的类别分类制定干预方案,实行分层分类干预追踪,对于一般心理危机学生,由班主任负责制定干预方案对于重大心理危机学生,由心理教师在学校领导的牵头下制定干预方案学校心理危机评估小组评估认为已超出学校辅导范围的,及时通知家长转介,搭建起医教互联互通的干预追踪闭环管理机制和绿色通道转诊转介机制。

再次感谢您对全区教育工作给予的关注恳请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区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周村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811

近年来,未成年人个人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心理危机干预,从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来看,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升自我保护和应激能力,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我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实际考察,我区中小学已建立心理健康预测系统,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筛查过程真实性问题。在心理健康问卷填写中,出现因学生学习忙碌而家长“代填”行为,导致心理健康的评估缺乏真实性。     2.筛查结果有“漏网之鱼”。填表过程中,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担心外界观点看法而刻意回避“特别问题”的真实回答,导致筛查结果未能真实有效的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3.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主要来自学校,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民间组织、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等。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政府缺乏有效监督,没有建立一个明确完善的管理体制,无法保障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规范性、协调性和有序性。     4.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工作不到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心理干预人员数量不足;二是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业性强,风险性高,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往往给咨询者带来二次创伤或者使干预者产生替代性创伤。     二、解决我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建议     1.加强监督,确保筛查结果真实。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测评,监督筛查过程,避免个别心理危机学生规避“敏感问题”导致筛查结果的真实性。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危机事件处理等信息。     3.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制。建立健全应急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对不同组织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统一管理、组织和协调,确保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推进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有效信息的网络传递和共享,扩大心理危机干预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效率。政府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为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创立特色公益服务团体,增加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推进我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设专业干预人员队伍。建设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督导。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据库,规范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准入机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必须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而且在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等方面过硬,具有一定的心理干预经验。定期对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5.加强心理健康宣传。社区和学校加大宣传措施,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如召开主题班会、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预防未成年人极端事件的发生。社区通过设立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知识宣传栏、张贴标语、编印科普手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群众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适情绪,强化主动应对心理危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