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区科技局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科教创新攻坚行动) | ||
---|---|---|---|
索引号: | 11370306004335756E/2020-None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0-11-12 | 发布机构: | 周村区科学技术局 |
“科教创新攻坚行动”上半年目标完成情况清单 | ||||||
序号 | 重点攻坚项目 | 年 度 目 标 | 上半年完成情况 | |||
1 | 加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发平台 | 1.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以上。 | 1.做好各类创新平台的储备与申报工作。 国家级平台:组织华安新材料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省级平台:(1)金润德新材料公司的山东省不锈钢及有色金属焊接工程实验室、祥源纺织有限公司的山东省针圈织物染整工程实验室2家工程实验室获批省工程实验室。(2)组织恒利石油工程技术研究所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推进大染坊、华安新材料2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对接联系高校流动站,近日完成签约入站工作。完善三金1家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指导企业引进博士后进站,为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奠定基础。 市级平台:(1)恒利纺织等9家工程实验室获批2020年市工程实验室。组织泰鼎等11家企业申报市企业技术中心。(2)推动八三炭素与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的项目合作及建立“专家工作站”的跟踪服务。(3)组织方达电子、华安新材料等企业参加大数据、信息技术等10个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推进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 2.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做好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组织申报工作,淄博市焦宝石矿物功能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周村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淄博市氢能基础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淄博市口腔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4个共同体申报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 3.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高新产业发展。组织50余家企业参加高企认定政策线上培训,组织华信高科、鲁铭高温等7家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大染坊、中顺新材等9家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认定(第一批)申报工作。积极组织金宇钢构、派力迪科技等企业进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工作。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87家企业纳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管理(2019年为57家)。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48.0%,比年初提高1.99个百分点。 4.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应用。恒利纺织的“功能性纺织面料专利导航及信息利用项目”入选省专利导航暨专利信息利用(第一批)项目。才聚电子的“半导体智能组焊线产业化研发项目”入选市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玉兔食品的专利项目被评为省专利奖三等奖。华安新材料、泰鼎机械、华信高科3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齐鲁华信实业、恒利纺织、金润德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
|||
2.培育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2家。 | ||||||
3.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均增1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 ||||||
2 | 打造高水平创业创新孵化体系 | 1.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增长1家。 2.在孵企业数量增长10家。 |
1.打造高水平孵化平台。做好国家级众创空间申报工作,“方达1977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在孵化平台的认定层次上实现了新突破。今年着力培育打造京鲁科创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积极做好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工作。依托火炬统计系统建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据库。目前,两家众创空间新入驻6家企业。 2.组织方达电子商务园申报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积极对上争取,做好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申报推荐工作。经提交申报材料、现场考察等环节,方达电子商务园成为我省推荐到国家的四家候选企业之一。 3.召开全市打造高水平孵化体系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了方达电子商务园与京鲁科创园,了解在孵科技企业情况,对我区众创空间在培育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 |
|||
3 | 推动校城深度融合发展 | 1.拓展校城融合支持范畴至市内外高校院所,推动实施市外校城融合发展项目。 2.加快推动一批先进适用项目落地转化,实施区首批校城融合发展项目不少于20项。 |
1.加快推进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共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用保姆式服务做企业的向导和助手。5、6月份,区政府分别与中科院相关专业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6月11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与山东福王家具有限公司共建家居设计产业研究院及“教学实践基地”。7月8日,山东理工大学与山东北方淄特公司成立研究生工作站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今年上半年,发挥济南大学周村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作用,推动济南大学与安泽特气、京宏智能、蓝天家居、华业无纺布、和光新材料共建5处产业研究院,进一步推动校企双方在科技项目实施、科技资源共享、研发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落地、人才智力引进等方面向实处发展、向深处推进。 2.推动我区首批校城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实施。一是按照《关于申报周村区第一批校城融合发展计划的通知》要求,分别从“成果转化类、社会发展类、技能培训类、平台类”4个类别进行了项目征集,经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我区第一批校城融合发展项目立项21项、扶持资金251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联合申报高层次人才及市级以上平台专项奖励资金)。二是5月20日召开了高校、企业项目对接会,详细介绍了项目立项情况,解读了创新券与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规范实施管理方面作了工作部署。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与协作单位填报了资金绩效目标与项目任务书。三是与山东方达电子商务园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立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全程线上项目管理,为企业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实现企业、高校、科技部门三方高效、透明的项目管理。管理平台预计7月中旬可投入使用。 3.拓展校城融合支持范畴至市外高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市局推荐我区市外校城融合发展项目11项。 4.支持企业借助新材料论坛的有利时机加深产学研对接合作,征集技术难题与人才需求20余项,组织动员19家企业参加展品布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