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7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全面扶持实体企业经济发展创新的建议)
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74
建议人: 杨乃堂
主办单位: 周村区科学技术局
答复时间: 2024-08-22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区十九届人大第次会议第74

代表建议的答复

 

杨乃堂代表:

您提的《关于全面扶持实体企业经济发展创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关注和关心。实体经济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引擎,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科技局大力支持实体企业做大做强,坚持以科技型企业培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为抓手,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助力实体企业创新发展

一、坚持聚焦主体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大力开展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体系建设,建立小升高-规上高企化-高企规模化梯次培育体系,全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69家,新增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数量达到20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7.35%。同时,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摸排山东悠乐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4家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及复审条件的企业入选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二是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通过进企业培训、面对面服务的方式,联合统计部门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规上企业的业务指导,正确归集研发费用,做到不错报、不漏报、不虚报、应统尽统。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区企业研发活动统计归集填报工作,对区内重点规上企业及符合要求的规下企业全面开展企业研发活动统计填报系统培训指导,2023年度全区研发经费投入认定前总额达到9.76亿元。

三是持续提升科创服务能力。发挥科技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建立科技金融定期交流制度,健全银企对接工作机制,将《周村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推送至驻周银行,协调银行主动问需,加大科技金融政策与信贷产品宣传解读力度,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全面兑现落实普惠性政策资金,使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今年以来,山东磐石刚玉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资金支持42万元。山东北方淄特特种油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备案5250万元。

、坚持搭台架桥,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

一是坚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化高校院所与我区企业的精准合作,推动校企、校城融合发展。截止目前,举办城乡等值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区创建发布会暨城乡等值发展研究结题会,组织深化校地校企融合 培育新质生产力 助力不锈钢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济淄同城·科创共赢产学研对接交流会暨山东大学材料学院专家周村行活动;动员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参加氟硅产业链重点企业调研交流活动、科技惠企业政策宣讲活动10余场次,协助对接专家30余人次。

二是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梳理省市各类科技项目申报要求,集中有效创新资源,谋划、挖掘和储备一批发展前景好、研发水平高的项目,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坚。指导并推荐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申报2024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1项。指导山东金城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创新平台项目指南1项。

三、集聚优质资源,聚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建设,对不同类型创新平台的支持方向、申报条件、评价办法、省市奖励政策等进行系统宣传解读,加强对企业与驻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的支持和培育力度。指导淄博华卫健康产业研究院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会同省市主管部门完成现场审核,大力推进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荐帮助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入选2024年度淄博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利尔新材、海润丝绸等6家企业获批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四、坚持夯实人才集聚阵地,强化企业创新支撑

2024年,区科技局持续加大引才力度,强化引才措施,组织山东新景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国家WR计划申报创业企业类申报,山东才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被推荐至科技部;建立项目+人才引进机制,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省泰山系列人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申报,推荐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专家1人,申报TS(平台类)项目;推荐威凯海思(山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人才申报TS创业企业,材料已预推荐至省科技厅;组织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报HJ计划项目,申报人选全部推荐至科技部;山东玉兔食品有限公司1名专家获批省海外工程师称号,获得支持资金30万元。

下一步,周村区将继续服务实体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经济发展事业的关心,希望您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2024822日       

周村区科学技术局     

(联系单位:区科技局,联系人:何召龙,联系电话6195292

依申请公开

:区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关于全面扶持实体企业经济发展创新的建议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由于产能过剩问题的突出,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企业盈利难度持续加大。同时,成本的不断上升,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在不断攀升,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实体经济的现状与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应对。建议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实现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全面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给与企业渠道和条件积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等研发基地;针对国内空白技术尤其是国外关键卡脖子技术,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及应用。当前,政府针对招才引智,构建平台方面已经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及帮扶措施,但是很多项目难以落地,主要原因包括: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对口,企业产品虽然技术领先,但是受制于体量等原因无法达到相应标准或者产品技术合作往往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对于一般实体制造企业来说困难较大,针对这种现状建议如下: 1、给予企业更多的平台绿色通道政策,可以让企业可以更好的承接来自国家或者省级的课题,因为国外关键技术攻克及国内技术空白是国家战略需求,其价值无法简单通过市场效益来评估; 2、建议如果企业有好的课题项目已经审批,区域科研机构及中心可以为企业配套更多的公益科研资源,比如大学实验室、为企业站台,减少企业合作管理费用,只有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到市场,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否则项目合作只能停于表现形式。 (二)强化标准引领 在全面支持企业创新的基础上,依借企业与产学研的合作成果,加快标准化落地与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强化标准引领,对标先进,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三)完善服务体系 企业的发展是方方面面的,给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的同时,要考虑实体企业服务的精准性、便利性和实效性。 1、了解区域内企业需求,搭建区域内企业产品/服务供需服务平台。 2、关于招才引智,企业主要面临: 大多数实体企业需要的是人才团队,而不单单是个人,同时,人才引进的费用太高,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并且企业没有匹配的相应的科研设施设备让人才发挥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调研企业实际需求,建立区域人才库平台,提高引进人才精准度,政府出面协调资源,帮助企业对接高层次人才,企业可以从人才平台匹配对应的专家人才进行项目对接。此外,统筹区域内设施设备资源,做好共享设施设备;政府助力加速成果转化,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协调各方资源助力转化,实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