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周村区产业培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科技局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及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材料等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创新工作力度,依靠科技创新全力推动全区企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转型发展。
一、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资金、资本向科技型企业聚集
一是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发挥部门协同作用,积极配合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完善科技金融合作工作机制,建立科技金融定期交流制度,健全银企对接工作机制,依托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加大科技金融政策与信贷产品宣传解读力度,筑牢互信合作基础,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对接。
二是加强科技金融扶持,引导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走访企业力度,通过交流、培训、激励等方式,协调联动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银税贷、人才贷、创业贷等方式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挥自身创新主体优势和主力军作用,聚力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截止到目前,13家企业获得科技成果转化贷款5805万元。
二、培育壮大创新主体,积蓄企业发展动能
一是注重高企梯次培育壮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小升高-规上高企化-高企规模化”梯次培育体系,定期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解读培训,切实提高认定成功率。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第一批)申报22家,完成101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报与统计快报。
二是强化科技项目引领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强化科技项目支撑、持续运用普惠性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资助和后补助项目比例,开展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征集及项目对接工作,支持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继续探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新的组织管理方式。今年以来,根据省级科技项目指南和年度支持重点,坚持以科技计划实施为抓手,申报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指南6个。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创新科技供给
一是组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先进技术成果与主导产业需求对接,培育壮大创新链、完善技术链,拓宽以传统产业、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完成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的综合绩效考核,初步形成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培育路径。
二是提升孵化载体综合服务效能。加快公共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小微企业众创园、孵化基地等公益性公共创新机构,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引导作用。今年以来,创建国家众创空间1家,完成众创空间火炬统计工作,着力推进孵化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业创新的支撑力。
一是深耕本土人才沃土,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淄博英才计划申报人选培育库。邀请专家对申报人选进行申报与参赛辅导,提高人才竞争力。今年以来,组织申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1人、申报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申报泰山创业人才1人。
二是厚植国外人才资源,实施国外智力招引工程。积极做好外国专家引进政策的宣传落实,切实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加大外国专家引进力度。1-6月份,我区科技系统征集外国专家需求15项,组织4人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4家企业申报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人申报“齐鲁友谊奖”。
五、强化政策支撑、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全区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优化政策供给,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周村区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周村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最优发展环境。
下一步,全区科技系统将继续把企业创新发展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步伐,推动我区产业创新发展,为品质活力幸福周村贡献科技力量。
周村区科学技术局
2022年7月27日
联系人:何召龙
联系电话:6195292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