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07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扶持庭院经济,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议)
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143076
建议人: 孙建波
主办单位: 周村区农业农村局
答复时间: 2024-07-13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A类)

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076提案的答复

 

孙建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庭院经济,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利用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经济形式。其产品除部分自给外,还可以商品的形式出售。在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初期,庭院经济在丰富产品供给、扩大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阶段,庭院经济在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有效缓解日趋严重的土地、人口和生态间的矛盾;以及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活跃和丰富城乡市场等方面,仍能发挥积极作用。为此,我们要结合实际,指导庭院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鉴于庭院经济的主要场所是农户庭院及其周围空置的土地,这就决定了用以发展庭院经济的场所面积比较有限,无论是发展种植、养殖,还是手工业、服务业,规模都是比较小的。因此,在选择庭院经济发展业态时,要尽量选择高附加值的生产、加工产品,选择集约高效的生产模式,来尽可能的提高庭院经济最大收益。

2.鉴于庭院经济处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因此,在选择发展业态时,还要注重生态、环保、不扰民,要着力选择无噪音、无异味、不过度产生废弃物或垃圾的产品产业,避免影响人居环境。

3.鉴于庭院经济整体规模偏小,自营自销费时费力现状,结合“一村一品”发展,指导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建立农业合作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生产经营,既可以提高种植、养殖或加工服务规模,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又可以防止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生较高的收益。同时,通过合作社带动,一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另一方面统一收购农民的庭院生产物,为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提供销售渠道,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发展壮大庭院经济。

    感谢您对周村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对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继续关心、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周村区农业农村局

                                                                                                                                               2024713

  人:伊滢浩

联系电话:6195860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工作室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经济形式。最早在1984年由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时隔多年庭院经济被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并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大背景下,结合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对落后地区农户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