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21号提案的答复(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建设小菜园,推进美丽乡村绿化与经济发展)
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143121
建议人: 农业界别
主办单位: 周村区农业农村局
答复时间: 2024-08-26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A类)

对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21提案的答复

 

农业界别:

您提出的《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建设小菜园,推进美丽乡村绿化与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通过建设“三小园”,做活“边角经济”,对于提升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增强推进美丽乡村绿化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竹篱成点缀,旧瓦留乡愁”,指导辖区内各村利用田间路边、宅前院后闲置土地试点先行打造“三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有利于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让“三小园”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成为绘就美丽乡村画卷中的点睛之笔。

1. 建设“三小园”,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针对提案中提到的盲目模仿城市绿化模式及盲目跟风种植高档花卉树木等问题,我们结合调研督导,深入农村进行实地宣传,号召有条件的村,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小菜园建设布局。确保小菜园既美观又实用,既能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又能提升村庄的整体绿化水平。

2. 建设“三小园”,要坚持尊重民意,激发活力。在推进小菜园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和建议,让农民参与到小菜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同时,鼓励农民利用家前屋后闲置土地,自主种植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实现自给自足,增加收入。对边角土地进行丈量,同时坚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农村特色的旧木料、旧砖瓦、旧农具进行装饰,把村里零散的土地利用起来,这样既美化村庄又增加村集体收入。

3. 建设“三小园”,要坚持拓展功能,融合发展。在推进小菜园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其功能拓展和融合发展。通过统筹规划,采取“旅游+”“生态+”等发展模式,积极开设邻水湾露营基地、种植产业基地、休闲娱乐餐饮综合体等产业,全力推动乡村旅游、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努力做到“一路一景观、处处有特色”,实现经济性、观赏性、实用性并举。

例如,将小菜园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将小菜园与农产品电商相结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将小菜园与乡村教育相结合,开展农事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挖掘小菜园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如北郊镇韩套村探索开发了“共享菜园”项目,村集体利用闲置土地建设30余块小菜园,利用区位优势以每个小菜园1500元的价格承租给附近商住小区居民,为集体增收近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区农业农村局职能和工作实际,积极吸收采纳您的建议,推进“三小园”建设,以“小切口”带动乡村风貌“大变化”,用“绣花功夫”做活“边角经济”, 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周村区农业农村局

                                                                                                                                         2024826

 

人:王学

联系电话:6195368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工作室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减少,许多村庄都腾出许多空闲宅基地、空地。这些空地空间有限、位置不佳,选择绿化,养护成本高,不绿化又像块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