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周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7年全区应急管理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周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2017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周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28

 

2017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7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突出以全面提升政务值班和信息报告水平为重点,以一案三制为核心,扎实推进应急体系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一、扎实做好政务值班工作

(一)强化值守应急工作。认真落实政务值班各项制度,不断提升值班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运转枢纽作用。重视加强各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值班工作,进一步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完善制度,改善条件,提高值班工作质量。加强对政务值班工作的检查指导,不定期对各镇(街道)、区政府各部门政务值班工作开展督导抽查,确保值守到位、联络畅通、运转高效。

(二)推进政务值班标准化建设。加强对新形势下值班工作特点、规律的分析把握,严格遵守政务值班标准化建设各项规范,建立岗位职责明确、值班保障有力、工作制度固化、工作行为规范、监督管理到位的值班工作格局。

(三)做好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外出报备有关规定,对不按照规定进行请假、报备、销假的,立即通知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进行通报批评。

二、不断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一)提高第一时间报送信息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紧急敏感信息、重要信息舆情报送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在信息报告中的主体责任,不断增强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能力,实现重要敏感信息的快接快报。建立完善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优化信息报告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改进报送手段,提高信息报告时效和质量。

(二)加强基层信息报告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夯实信息报告工作基础,确保在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元以及事故、灾害易发多发行业领域建立信息员队伍。落实上级信息直报工作要求,推进基层信息直报制度的建立完善。

(三)拓宽预警信息获取发布渠道。按照上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信息整合、分析、研判和预警发布能力。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载体,准确掌控突发事件线索和重要敏感信息,及时发布预警息和相关提示。

三、积极推进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一)建立应急处置联动机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推动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加快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明确指挥机构、联动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启动流程,确保快速有序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二)建立完善应急处置联动工作制度。建立联席会商机制,互通工作开展情况,共同研究应急联动工作的重大决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和教训。建立信息通报机制,突发事件的业务主管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在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必须及时通报给需要协同联动的有关部门、单位。建立联合响应机制,各联动成员单位接报较大以上或敏感突发事件信息后,要快速联合响应,按照预案规定和联动职责要求,立即调集相关人员、物资装备迅速出动,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

(三)加强应急预案修订和演练工作。参照市级预案,结合我区实际,查缺补漏,及时更新,做好区级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演练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科目齐全、内容丰富、组织高效的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四、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

(一)积极开展应急培训工作。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组织举办不同层级的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积极改进培训模式,采取专家授课、学习考察、交流研讨等形式,提高应急培训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先进理念和经验,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驾驭局势、综合协调、自救互救和应对处突能力。

(二)创新应急管理宣教模式。围绕推进公共安全文化建设,广泛普及应急知识,大力营造部门协同、社会认可、公众参与的宣教氛围。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宣传月、“9.18”防空警报试鸣、“11.9”全国消防日等时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在集中培训全区业务骨干的基础上,区政府应急办联合相关部门组成宣讲队,深入基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应急宣教,推动应急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三)抓好应急示范点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积极参加市级应急管理示范点创建工作。各应急示范点要健全完善隐患监控、志愿服务、科普宣教、应急救援等功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推进区级和各镇(街道)应急避难场所建 设,加强动态管理,完善配套设施,保证应急避难场所平时运转功能与应急使用。

(四)加强应急管理专题调研。围绕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推进应急管理创新发展。

五、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应急队伍资源作用,整合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加大投入支持,提高装备配备水平,强化专业培训,努力建设素质过硬的应急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动态管理,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健全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可用性和完好率。

(二)扎实开展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健全专家队伍管理制度,建立专家资源信息平台和共享机制。定期组织专家参加预案演练、会商研讨和课题调研等活动。建立完善专家参与预防、预警、指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准备和突发事件处置的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辅助决策与智力支持作用。

(三)严密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按照区统一部署,采取日常抽查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认真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考核。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大力宣传典型做法,跟踪抓好问题整改,充分发挥应急考核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推进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