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激励措施 引导律师事务所向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律师行业发展的关注。您提出的加大律师行业政府政策扶持保障力度、加快高层次律师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法律服务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等建议非常中肯,符合我区律师发展现状,可操作性很强。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和分析研究,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措施:
一、优化发展环境,稳步扩大行业规模
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保障,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推动建立纳税诚信律师事务所,并联合制定相应激励措施,鼓励律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加大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力度,协调财政等相关部门,提高律师担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费用,争取将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和处理,参与调解和刑事辩护全覆盖等制度性、机制性事项统筹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合理测算政府购买服务的所需支出,激发律师服务的积极性。根据律师行业特点,积极制定措施维护广大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和新入行律师获得劳动报酬的正当权益。积极协调公安部门,落实律师查询诉讼当事人户籍登记信息情况,依法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推动城镇律师业均衡发展,推进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落实,大力发展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等举措,满足我区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二、主动服务大局,积极拓展律师服务领域
开展服务“三大攻坚战”专项行动,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为切入点,引导律师拓展服务领域,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向重大风险防控、污染防治、扶贫攻坚等重点领域集聚,加强与财政部门协调,推动有资质的我区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进入PPP专家库和咨询机构库,推动落实律师参与政府举债融资项目机制,提高律师在PPP项目、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投资基金设立等项目中的参与度。组建环境保护律师服务团,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特别是全力参与打造绿色企业行动,围绕环境污染等案件,积极提供诉讼、调解、法援等服务。积极引导律师在扶贫工作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和提供法律援助等方面助力脱贫攻坚。
三、提升律师事务所品牌化、规模化建设水平
加大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发展模式创新,加强对律所联盟、混业经营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指导律师事务所从传统法律服务领域向外延伸,推动律师事务所混业经营,探索引入会计、专利、税务代理等业务和专业人员,开展专利代理人、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担任律师事务所特别合伙人的试点尝试,形成逐步融合、混业经营的趋势,以增强竞争力,力争培育一个能够与省市大型律师事务所相竞争的本土知名律师事务所,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支持发展“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协调推荐更多的年轻律师参加市律协的“英才培训”计划,争取到国外、发达省市学习培训的机会。充分利用我区推行的“招才引智”计划,吸引高层次法律人才集聚。
再次感谢您对律师工作的关注关心。希望您提出更多更好的宝贵意见。
周村区司法局
2019年7月10日
联系人:沈丽娜
联系电话:0533-61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