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109 号
类 号
政协周村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提 案
案 由: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
第一提案人:吕峰 联系电话:
单 位: 周村区卫健局党组成员、主任科员
通讯地址:
提案日期:2023年3月1日
(以下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审查意见:______________
签 名:______________
备注:个人提案()、联名提案()、集体提案()
联名提案人 | 单 位 | 通 讯 地 址 | 联系电话 |
张建芬 | 周村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 | 13953362960 |
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
吕峰 周村区卫健局党组成员、主任科员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新的社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新冠疫情对人心理的深层次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疫情期间约有三分之一的公众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新冠肺炎康复者、隔离者、丧亲家庭也是需要关注的高风险人群,尤其是孤寡老人,因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差,更容易产生心理创伤,甚至可能出现“死亡牵连”,内心产生“我要跟着他一起走”的想法。虽然目前尚没有关于COVID-19患者上述相应精神心理疾病发生的可用数据,但医学界应该意识到,在疫情大流行之后,这些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可能很高。鉴于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式,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
为此我们统计了近两年周村区医疗卫生系统心理咨询门诊的数据。现我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医疗机构有三家:周村区人民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共完成心理咨询个案1173例,其中区人民医院完成心理咨询个案1089例,区精神卫生中心完成心理咨询个案49例,区妇幼保健院完成35例(2021年1月由张建芬同志完成,无后续数据报告);心理援助热线主要以周村区人民医院(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主,接听心理热线1675人次。
目前,全区已建成心理健康服务站50家,其中:区级1家;直属工会1家;企业21家;卫生系统7家;教育系统21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依托本单位工会职工之家、文体活动中心等工会阵地,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为职工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
现我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而社会心理健康的需求却日益突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目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缺乏宏观调控及干预措施
在应对疫情的心理服务举措中,更多的是面向个体提供心理咨询援助、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等微观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还缺乏缓解宏观层面负性社会心理、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内容。如群体恐慌心理引发的抢购行为严重影响基本生活物资保障,部分基层社区管控举措不尊重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引起多起冲突事件等。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管理
心理咨询服务具有行业特殊性,据统计我区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约7家,目前没有统一管理,行业鱼龙混杂,服务欠标准和规范,缺乏统一管理和责任部门,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评估。除此之外,在服务中出现投诉问题,没有健全机制和法制部门监管,导致服务对象维权困难,甚至无法维权,难以确保服务质量。
建议: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全民共识
组建心理健康宣讲专家团队,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从大众认知入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扩大心理健康影响力,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形成全民共识,奠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壮大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形成专业合力
普及应用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后继培训,逐步形成学历教育、社会教育、大众服务模式。确保心理服务工作者确实具备解决复杂心理问题的能力素质,从上到下合成网状式的人才培养结构。
(三)创立行业协会,实现统一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以医疗卫生、教育为主体引领行业规范化管理,创立心理行业协会,实现统一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如工会、妇联、民政、司法等多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从社会发展、群众需求,构建我区专业化心理服务平台,共享心理健康服务,完善体系建设,助推行业发展。
在后疫情时代,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是为社会治理体系保驾护航必要条件,因此完善的体系建设,专业的服务队伍,是推动我区心理健康事业健康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