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应急管理局
标题: 周村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索引号: 11370306K23417269K/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7-06 发布机构: 周村区应急管理局

周村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日期:2023-07-06
  • 字号:
  • |
  • 打印

周村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淄博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要求,我区认真总结近年来规划执行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规划实施以来我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一)主要目标指标进展

总体规划目标:2025年,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应急指挥体系权威高效,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更加有力,应急基层基础支撑更加稳固,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大幅下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感病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全区公共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总体规划目标完成情况:2019年3月份以来,周村区应急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工作要求,应急体制逐步健全,应急队伍逐渐壮大,应急设备逐变先进。

周村区自2021年至2023年6月30日未受灾,且在此期间未发生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搬迁工程有序进行中。2021年周村区GDP为244.6亿元,死亡人数为5人;2022年周村区GDP为251.2亿元,死亡人数为3人。经核算,周村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以内。周村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1.35以内。周村区年度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低于0.25。周村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95%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响应率达95%以上;突发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达95%以上。周村区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达100%;网络安全事件得到有效管控;网络舆情得到及时有效应对。

2022年底周村区已对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整治内容均已完成。目前,周村区26家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已实现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运行;15家危化品发证企业已实现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运行,并接入到省平台;5家达到二级标准化,21家达到三级标准化。

周村消防救援大队基础设施迁建应急功能提升项目建成投用,全区3个建制镇均建成消防救援队伍,266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完成微型消防站建设,17家城市社区建成应急救援站,新建市政消火栓40具,修缮131具,城市抗御火灾能力不断提升。周村区交通运输局建立了应急运力保障车队,组建了公路抢修队伍,并依托山东凯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公路抢修队伍,组建了由30辆货运车辆、15辆客运车辆的应急保障车队。周村区粮食中心已完成区级储备粮总规模保持在13500吨以上;已完成中心城区建立不低于15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含小包装)储备。周村区新建成的物资储备库仓储面积3000余平方米,储备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救灾三大类应急物资67类,162万件。目前,我区现已储备生活保障类物资12㎡帐篷152顶,遮阳棚100顶、折叠桌椅200套;棉被3085床、褥子2641床、床单2850床、床1338张、床垫242张;毛巾3421条、浴巾6224条;棉衣1100件基本能满足紧急安置2000人需要。区级应急物资库储备医疗防护物资25类,共计155万件,其中防护服48560套、隔离衣20834件、手套125850双、N95口罩266120个、外科口罩806020个,靴套42420付,面屏53150个,84消毒液3081瓶,75%医用酒精8527瓶,免洗手消5173瓶,医疗垃圾袋210000个、门磁2921个。在2022年疫情期间累计保障镇办、隔离点、方舱医院、道路卡口等单位846次,发放疫情防控物资25类,288.39万件,全力保障了全区抗击疫情防护物资的需要。截至目前,现储备防汛抗旱物资34类,有大功率水泵2台、冲锋舟7艘、专业水域救援装备15套、木桩1000根、钢管200根,铅丝500公斤、钢丝网兜300平方米、发电机1台、编织袋8000个等。另外,针对断网、断电、断通讯等特殊情况,我区共计新配备卫星电话33部,其中区委区政府、区直有关部门配备14部、镇办配备19部。周村区依托区交通运输局,成立区紧急转移、运输车队,有公交车20辆,运输车10辆,另外组建有周村区工程机械应急救援队,有吊车5台、挖掘机15台、推土机15台。周村区已完成城区常驻人口人均有效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率达到100%;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2%以上。周村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建设达标率达100%;法定传染病报告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响应率、急性传染病现场规范处置率达95%以上。

“防风险、保安全”为主线,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为抓手,将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事故险情摆在首要位置和核心地位,全力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重大战略任务进展

1.完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

2022年1月我区建成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已接入公安、水利、市政、气象等涉灾部门专业系统,接入了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山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山东省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综合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提升了指挥辅助决策能力

2021年,周村区委编办为区应急局核增行政编制1名,用于充实加强安全生产统筹协调、巡查督查工作力量;为区应急局所属事业单位区应急救援指挥保障中心、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指导服务中心分别核增事业编制5名,用于保障支撑区安委办工作开展,突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将周村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更名为周村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根据省委编办《关于加强市县安全生产工作力量的通知》要求,印发《中共周村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力量的通知》,调整区应急局内设科室,要求各镇(街道)、周村经济开发区要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能,配齐配强各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和环境保护办公室、周村经济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管和环境保护部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三是规范机构设置。根据《中共淄博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机制集成优化的若干措施》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可将各镇(街道)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办公室更名为应急管理办公室,明确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管理等相关职责。

加强物资统筹调配,强化应急期间的统一指挥,研究制定了《区级应急物资调拨程序》。根据省市规划要求,依托全省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和市应急管理业务系统,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应急物资调运网络,减少物资转运环节,提高各类运输力量效能,增强物资调配精确性。

严格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建立了灾害事故统一接报警系统,落实突发事件报告并联机制。根据自然灾害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处置要点,分类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流程。汇总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处置、信息上报、视频连线等无预案演练工作,提升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报送、传送的能力。加强学习灾情信息管理政策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收集了解本乡镇辖区相关涉灾单位和个人通讯信息、隐患点分布等,及时关注灾害预警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及时向乡镇分管领导提交灾情报告,便于领导决策,同时修正和完善灾情报告上报。及时对各村灾害信息员开展政策和业务培训,加强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的建设,熟悉灾情报送业务,健全灾情信息报送体系,快速上报灾情。

加强应急值守,提升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获取和按程序报告能力。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保障工作。做好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山东省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山东省应急指挥值班值守系统、淄博市应急指挥平台等管理维护,完善一键通灾害信息员系统相关基础数据信息,全力保障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为各级视频会议及调度工作提供技术保障,配合做好各类会务准备。

2.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严格安全责任落实,每季度至少带队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分别安排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2022年,周村区共召开3次区委常委会、4次区政府常务会、1次区长办公会研究安全生产,所有会议做到有通知、有方案、有照片、有发言并整理归档。区领导组织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36次,带队检查安全生产44次。印发《区委常委会成员、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2022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全区安全生产督查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常态化安全生产督导工作的通知》,组织制定政府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并进行公示,经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区安委会办公室联合区政府督查室对14个专业安委会履职情况开展全覆盖督查,发现存在问题、挖掘亮点做法。

持续推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体系建设运行实效。

印发《周村区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方案(试行)》《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周村区安全生产任务分工》《周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暂行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对各行业企业实行分级分类、差异化督导,形成监管企业台账,落实分级监管措施。推动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明确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实现安全总监应配尽配,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组织开展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底数、位置和范围,查明容灾抗灾能力,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综合减灾能力空间数据库,加强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分级分类评估,掌握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变化特点,编制单项和综合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区划图,建立灾害风险管控责任清单,为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奠定基础。在全区设置了5个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点,农技人员定期开展调查工作,发布了3期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组织了区级农作物防灾减灾知识讲座1期,共计50人参加。

    强制在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爆物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化工、涉爆粉尘、涉氨涉氢行业和公共场所电梯,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积极在其他行业领域推广。推行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实行政府投保、全区覆盖、全民普惠,创新保险服务机制,推行保险政策找人,落实保障政策,实现应享尽享,最大限度发挥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省市等相关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完善灾后恢复与重建配套政策,提升灾后受损公共设施修复能力,保障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4.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周村区建成区级应急力量9支队伍,共计600余人。其中1支综合救援队伍,为周村区消防救援大队,共有人员78人。2支救援队伍(兼职),分别为防汛应急抢修队(26人)和周村区供水抢修应急队(30人)。周村区防汛应急抢修队主要针对交通道路应急救援工作,周村区供水抢修应急队主要针对防汛抗旱工作应急救援工作。1支运输应急队伍,由交通局协调保障,共有15辆货运和30辆大巴车辆。4支社会救援队伍,分别为红狼应急救援队(30人)、工程机械应急救援队(130人)、阳光救援队(80人)、北斗救援(30人)等,共计救援人员270人。工程机械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联络协调挖掘机、转载机、叉车等大型工程车辆,为各类突发事件的大型抢险救援工作提供工程车辆保障。其他社会救援队伍救援设备相对简单,以冲锋舟、马达、救生衣、照明灯、救援绳等基本人员搜集设备为主。1支民兵救援队伍,队伍人员约120人,由武装部组织协调。救援队伍根据救援任务特点和各自实际,配备各类救援物资,并协调救援车辆(包含货运车、大巴车、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100余辆)。同时,8个镇办结合自身特点,依托村居组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共计3500余人。周村区政府与驻周部队(94521部队)签订直升机停机坪使用协议。

5.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成立周村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制定《周村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加强对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编制完成《周村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周村区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年)》指导全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根据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能和编办印发的各相关部门应急物资保障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应急物资保障职责。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类和数量规范采购储备、调拨运输、分发使用、回收报废、经费保障等工作流程。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推动应急物资管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印发《中共周村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部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职责分工有关事项的通知》(周编〔202219号),对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区发展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继续按《关于明确区政府部门应急物资保障职责分工的通知》(周编〔202070号)履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有关职责。

为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机制,规范应急物资管理,为全区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提供可靠保障,区应急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粮食中心研究制定印发了《周村区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物资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购置及经费保障、储备管理、调拨管理、监督管理等规定要求。为有效保障我区防汛、森林防火等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需要,区应急局会同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单位)研究制定印发了《区级应急物资调拨程序》。明确了区级应急物资调拨流程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内容。

强化运力保障做好重型载货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等运力储备。依托社会化服务力量完善征用补偿机制,构建社会运力储备队伍提高应急物资分发和配送能力,实现物资调运1小时域全覆盖。依托区交通运输局,成立区紧急转移、运输车队,有公交车20辆,运输车10辆。

6.健全应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在区疫情指挥部指挥领导下,强化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和医防协同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多渠道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实现技术、信息、人员的共享互通;聚焦提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能力;全面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强化技术培训,确保在重点传染病发生时能及时科学应对,规范开展应急处置和疫情控制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健全各级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日常和应急监测网络,建设完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警、决策、防控能力。推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设,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我区成立了周村区卫生健康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和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及成立了紧急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中毒与辐射处置、卫生监督、心理援助五大类别卫生应急队伍。我区依托淄博一四八医院、市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构建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实现各类重大灾害事故2小时紧急医学救援目标。

按照中央、省、市对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的安排部署,印发《中共周村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在周村区卫生健康局加挂周村区疾病预防控制局牌子的通知》,明确在区卫生健康局加挂区疾病预防控制局牌子。

7.完善应急法治保障体系

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制定执法计划,区镇统筹安排执法检查,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按照执法检查计划,依法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推行“说理式执法”,做到“执法+普法+服务”三位一体,既有执法力度,又有人情温度,刚柔并济,着力解决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员等“关键少数”安全意识不高,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定期召开执法分析反馈会,发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放大执法监管成效。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对重大违法行为推送“信用中国”进行公示。提高安全生产违法成本。

组织指导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区级专项预案修编的同时,积极与市应急局预案科对接,完成我局部门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为我局应急处置提供可靠指导。

8.健全应急基础保障体系

深入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政策解读、事故警示、案例警示、应急科普、应急动态等宣传,共发稿100余篇。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方式,持续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不断夯实社区安全基础。组织开展2023年周村区“安全生产月”线上和线下知识竞赛活动,共50615人次参与答题。完成区级大数据平台和视频融合汇聚平台建设,构建了政务服务、产业监测、应急指挥、防洪防汛等城市主题库,形成人房数据31.7万条,汇聚视频监控资源1.1万余路,为各部门单位业务开展奠定基础。

(三)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截至目前,我区完成区级大数据平台和视频融合汇聚平台建设,构建了政务服务、产业监测、应急指挥、防洪防汛等城市主题库,形成人房数据31.7万条,汇聚视频监控资源1.1万余路,为各部门单位业务开展奠定基础。

    区安委会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全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视频推进会议精神,对照《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任务分工》明确的9大项、35小项评价内容,逐一细化完善工作措施。区安委会办公室安排1名班子成员和1个业务科室专门负责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每周调度评估进展情况,研究解决评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我区城市安全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对照评价细则要求,9大项、35小项评价内容已全部完成,按照《淄博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工作计划》,召开周村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工作启动会,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向项目工作组提交风险评估资料,项目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我区非煤矿山、建筑施工行业领域开展现场调研,帮助企业发现隐患,找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及管控建议。

我区依托山东省救灾和物资保障管理系统,加强全区防汛、救灾等应急物资数据整合,对全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实施全周期动态监管。依托省级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机构、人员、设施、物资、装备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涵盖应急物资出库、入库、调拨等全过程管理。完成省市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录入工作,配合建立涵盖省、市、三级统一的应急物资信息资源库实施有效的信息化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满足应急状态和日常医疗卫生工作需要,储备医疗卫生类物资,确保应急救灾、卫生防护和医疗救治工作需要。区疾控中心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2022年11月15日,区疾控中心迎接市卫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专家组进行标准化建设现场评价并通过验收,建成3个负压生物安全实验室。提高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警、决策、防控能力。周村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区域已在2022年8月中旬投入使用4家镇卫生院和青年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发热哨点诊所进一步优化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布局,依托淄博一四八医院、市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构建我区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我区推动安全文化体验基地、场馆建设,建成一处消防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场馆,持续推进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安全知识宣传、自救互救和安全应急培训,传播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二、规划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挑战

(一)外部环境变化情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台风登陆更加频繁、强度更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发生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森林草原火灾的可能性增大,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灾害的突发性和异常性愈发明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大项目、大工程加速落地,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业态、新领域的大量涌现,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向其他行业领域快速蔓延扩散的趋势加剧,且呈发生类型复杂化、波及范围扩大化、影响时间持久化等特点。尽管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条块分割、信息沟通不畅、资源难以整合、协调力度不够、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完成本地区或单位承担任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是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我区中小型企业数量多,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行业安全风险大,区域安全风险高。各类危险源(点)种类多,数量大,安全监管的压力非常艰巨,各类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个别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存在不细不实的情况。

二是应急基础保障体系。宣传文化阵地相对薄弱,发展不均衡。视频监控管理职责分工不明晰点位信息合格率和在线率偏低。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能力、反应速度、统筹协调需进一步加强。应急安全科普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分布存在不平衡问题

三是物资保障方面。缺乏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储备标准、储备名录。物资统一应急采购机制未建立,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保障机制、收储轮换机制不健全。缺少高端先进、具备特殊功能的应急物资储备。财政对各类物资采取切块管理的方式,资金保障缺少系统性支持。征用补偿机制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应急物资储备较为分散,信息化程度不高,应急物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四是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机构改革后,区应急局增加多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能,但未转隶人员,现无相关专业人员且人员经验不足,在应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方面的人才能力建设都亟待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相对稀缺,重点、关键岗位人员不足。

三、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和队伍建设,突出灾害防范应对,充分聚集和发挥好综合优势、专业优势和力量优势,加强与各部门单位在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方面联动,加强演练,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二)加强分级分类监管,实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驻点监管等多重举措融合发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集中检查、执法处罚和惩处曝光力度,将安全生产规划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巡查,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协调解决。      

(三)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支撑,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着眼于建立与应急管理体系相匹配的全品类应急物资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落实物资储备综合管理职责。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全天候预警监测。整合原有信息系统,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初步实现应急指挥业务的上下贯通。

(四)推进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业务指导和系统培训,规划完善教育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培训制度,锻造一支专业化、技术化、职业化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周村区应急管理局

                        2023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