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周村>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

    发布日期:2023-05-24 16:46:35浏览次数:字体:[ ]


    著名人物




    本辖区内的著名人物有马耀南、樊语乡、景宜亭、郑丕尧、杨信、赵衍庆、杨志玖、张明等。


    【马耀南】  1902.071939.07)又名马方晟,周村区北郊镇北旺村人。19371224日,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帮助下,组织发动长山中学百余名师生和抗日骨干举行了黑铁山起义,组建了鲁北地区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以后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马耀南任临时行动委员会主任兼参谋长。19386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耀南率部战斗在鲁北清河平原、鲁中胶济铁路沿线,亲自指挥长白山战斗、刘家井战斗等,震慑了日伪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抗击日伪的决心。1939722日,马耀南随部队移防桓台县牛旺庄时,突遭敌人伏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为清河平原抗日武装的创建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马耀南的教育影响下,两个亲弟弟马晓云、马天民也参加了八路军,并在抗战中为国捐躯,成为抗日民族英雄,史称“一马三司令”。


    【樊语乡】(1914.071968.0819147月出生, 原名樊兆芹,又名樊肇芹,周村区大街办事处爱国村人。193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参加了一二·学生爱国运动。 19377月,在济南参加中国共产党举办的第三集团军政训处训练班。 9月应挚友、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邀请,回长山中学任教。同年10月下旬,受马耀南派遣,回到周村组织城镇青年学生和教师参加抗日救亡团,组建100多人的长山县二区区中队。19383月,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任政治指导员,6月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19408月,任清河军区三支队政治部运输科副科长。同年12月去鲁南抗日大学一分校学习。19428月,经杨国夫、徐斌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冬,任山东清河区行政公署文教处处长,在反扫荡中,带领干部和政训队与日军周旋月余,无一伤亡,受到行署通令表扬。194510,随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七师进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后勤部政委, 被誉为民运工作专家,后任四十三军后勤部副部长。194811月后,随军参加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海南岛。19505月后,任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29月后,任解放军后勤学院科学研究部部长、教学研究部部长、副院长、教育长等职。19688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至死。1976112日,经总后勤部党委批准定为烈士。樊语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景宜亭(1910.41986.12) 曾用名景光义,化名张玉山,永安街街道办事处西塘村人。1936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伍,1938年组建抗日武装“八路军抗日独立第四旅”,任旅长;后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独立第四团三营,任政治指导员。19411月任八路军1151旅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后任八路军鲁中军区政治部总务科科长、胶济铁路周()()工委书记、鲁中军区周村临时办事处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61月起历任辽东军区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副官处处长,第四野战军12兵团司令部供管处处长、后勤部供给部部长等职。建国后,19501月起担任海军后勤部副部长。1951年兼任海军青岛基地后勤部部长。1960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212月离休,正军职。景宜亭早年致力于周村区的解放事业。建国后投身于海军的建设行列,领导主持了海军后勤的许多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建设,为海军的物资保障、工程设施、财务管理等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郑丕尧】 (1919.111994.1)  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办事处郑家庄人。全国著名教育家、农业专家。194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后留校任教。1949年后北大农学院并入北京农业大学,被聘为学校教授。1950年,受西北军区委托,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勘察,提出有关发展农垦的建议,受到国家重视。1954年,加入中央文委组织的西藏科学工作考察队,对西藏的农业资源进行勘察,并参与筹建了拉萨和日喀则农业试验站。1964年,他受国家委托,对云、贵、川三省交界区和晋北、陕北、内蒙古等贫困干旱地区进行农业科学考察,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1980年被任命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玉米生产技术顾问团团长,赴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市,指导农业科研和生产。期间创建了北京农大作物生态生理教研组和研究室,并担任教研室主任。郑丕尧任教期间,为国家在农业科研、教学和生产各方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科研人才。在长期的科研基础上,他提出作物叶片分工分组的理论,对于作物主要生育规律的时空变化、碳氮代谢、有机物的运输、分配和积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建树。1980年以来,他从事作物的结构与功能系统探索,发表了50多篇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论文,率先开拓了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应用的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

    【杨信】 (1912.121995.7)   北郊镇孙家村人。曾用名杨继善,字成斋。1938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10月入伍,任山东长山县游击队二中队副班长。19382月起,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七中队分队长兼代理中队长、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军事队中队长、山东纵队沂蒙独立营政委、山东纵队沂蒙独立团副团长、山东鲁南特委军事部直属临郯独立团部长兼团长、山东鲁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山东鲁南专员公署武装科科长。194110月起任山东滨海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山东清河军区直属团团长,清河军区垦区独立团团长,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194511月起历任山东军区警备七旅十三团团长、渤海军区津浦支队支队长、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代理司令员、山东胶济战役分区代司令员、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济南战役分区司令员、淮海战役分区司令员、山东渤海南下干部总队队长、浙江第十军分区司令员、浙江第八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6月起任浙江省军区文化实习学校副校长、浙江温州军区司令员、浙江省兵役局副局长、局长、浙江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谋长。19839月离休,大校军衔、正军职。杨信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衍庆】 (1920.71997.10) 周村区城北路街道办事处人。19383月入伍,任山东清河军区抗日救国军战士。1939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12月起,历任山东清河军区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特务营副营长、营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营长、华东野战军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4月选调到华东军区高干轮训班培训。6月,任第二十八军八十四师参谋长、副师长兼参谋长。1954年先后进华东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军事学校基本系学习。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任第二十八军八十四师师长。1964年晋升大校军衔。19691月任伊犁军分区副司令员。19794月任山西省军区副军职顾问。19807月离休,副军职。赵衍庆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杨志玫1915.102002.05))周村区人。回族,1915年生。1937年于北平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入西南联大学习。19388月于西南联大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史学所所外研究生。1939年考取北平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专攻蒙古史。1941年毕业后任西南联大教员。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建国后担任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隋唐史分卷主编、《历史教学》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他是中国蒙古史、隋唐史、回族史、土地制度史等学术领域的专家,在“马克波罗”研究、探马赤军研究、回族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著作有《元史三论》、《隋唐五代史纲》、《隋唐史通俗讲话》、《中日与阿拉伯人民的友好关系》(第一部分)、《中国回族史》等。

    【张明】 (1925.052001.03) 周村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人。19385月参加八路军,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九团一营勤务员、后任战士剧社宣传员、文化干事、青年干事、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194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5月起任华东三纵八师二十三团一营副政治教导员、一营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19516月起任二十二军六十五师一九五团团长、六十五师师长。19641月起任浙江普陀守备区、岱山守备区司令员。196910月任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717月任六十军政治委员,后任军长。198012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41985年率南京军区第一集团军赴老山前线作战。19858月任南京军区纪委专职书记。19887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87月离休,大军区副职。他曾荣获华野三纵甲等、乙等战斗模范、华东一、二、三级人民英雄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他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至十三大代表;19851990年任中纪委委员;是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