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生态环境分局
标题: 乡村生态振兴工作2024年上半年开展情况
索引号: 11370306MB2866924L/2024-5473563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7-10 发布机构: 周村区生态环境分局

乡村生态振兴工作2024年上半年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4-07-10
  • 字号:
  • |
  • 打印

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乡村生态振兴专班以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导向,统筹调度各项工作,现将2024上半年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乡村规划指导北郊镇人民政府编制《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丰乐村村庄规划(2022-2035年)》、《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小七村村庄规划(2022-2035年)》、《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袁家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十里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指导南郊镇人民政府编制《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尚庄村村庄规划(2022-2035年)》。目前,丰乐村、小七村、尚庄村村庄规划已获区政府批复,其余均已形成初步成果。

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目前,全区共创建9个市区乡村振兴片区,其中,市级片区2个(周村凤凰山精品片区、南郊镇产业先行 生态农旅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区级片区7个(王村镇六山一台乡村振兴片区、王村镇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片区、南郊镇凤凰山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片区、南郊镇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片区、北郊镇七色河畔乡村振兴片区、北郊镇城郊融合乡村振兴片区、城北路街道画里乡村乡村振兴片区),涵盖村庄43个。先后印发《关于建立区领导联系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组织国有企业结对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通知》,建立起区领导挂包和国有企业结对帮扶机制,目前共有16位区领导和8家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先后召开全区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对接会议、全区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全面部署、定期调度,有序推动片区建设工作落实。

三、扎实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是牵头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牵头制定《周村区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长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2024年度各项工作要点,牵头组织各镇、街道和各责任部门,落实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和自查整改工作,制定整治方案,组织开展村庄分类整治工作。深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筹各部门力量成立督导组到镇办现场督导,加强问题整改,同时积极协调各责任部门做好对上争取。二是加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加快李家疃、后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其中:王村镇李家疃村完成工程量的65%,其中民宿已完成一处,新建设的另一处已开始动工;餐馆内部已完成基础建设,开始内部装修;残垣断壁已组织人工开始拆除清运;道路提升工作已完工;墙体美化工作正在确定绘画位置。南郊镇后辛村已完成工程量的20%,其中幸福院、长者食堂内部装修完成瓷砖铺设、顺电穿线、地暖铺设,吊顶。正在安装门窗套。

四、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我区农村改厕共涉及4个镇(街道)即南郊镇、王村镇、北郊镇和城北路街道农村户厕改造19788户厕改厕率为95.1%旱厕改造已达标,后续管护机制基本完善基本建立有场所、有牌子、有车辆、有人员、有电话、有制度、有经费、有配件专柜、有活动记录、有粪液利用的长效机制。2024年,全区7处农厕管护站配备人员、车辆,全年正常运行为抽厕、维修等后续管护服务提供保障,持续抓好抓细抓实改厕后续管护工作。同时,建立农村改厕投诉问题整改落实台账,提高农厕后续管护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五、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持续推进治理任务。2024年省定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完成工程建设2个已验收。二是加强后期管护。制定印发《周村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暂行管理办法》,加强对已治理村庄的管护工作。三是农村黑臭水体已实现动态清零,农村污水横流路面、溢流河道、臭味扰民问题已基本解决

六、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是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联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全力实现镇村道路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宣传引导、体制机制建设“四个全覆盖”,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管理,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户收、村集、镇运、区处理”体系,对生活垃圾进行压缩运输,集中运往垃圾焚烧电厂进行处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生活垃圾分类结合实际细化运行措施、制定宣传方案和实施计划,对照分类标准,镇村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厨余垃圾)配齐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设施设备,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体三是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力度,开展入户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引起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让居民自愿配合,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宣传长效化管理机制。

七、持续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强化田间技术指导,多措并举服务麦田管理3月中旬举办了全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培训会,农技人员在麦田现场为部分种粮大户讲解节肥节药,推动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划锄镇压、病虫害防治以及促进苗情转化等种植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央视新闻频道、山东卫视相继报道了我区开展春季麦田管理工作情况。在春季麦田管理期间,累计下乡服务90多人次,指导田间管理8万余亩次。二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已完成100户的施肥调查,3个田间试验和1个肥效对比实验正在实施中上全区新增果树、农田水肥一体化面积600亩。4月下旬以小麦条锈病防治为重点,整合上级专项资金共计31.81万元,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防治面积达到2.6万亩。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在去年率先完成外业采样和内业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有关土壤数据,为年内完成成果汇总汇交打牢基础。三是积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巡查。2024年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周村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及集中清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办法,建立回收处置体系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8、回收试点镇1。先后出动工作人员15人次,对各回收点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开展督导。截止目前,18家农资店回收点共计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18550个。督导检查杜家村农膜回收贮运点2次,完善2024年农膜回收处置台账,目前已回收棚膜等废旧农膜3986kg四是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联合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服务和畜禽养殖污染情况监督检查;结合市农业农村局和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黄河流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淄农办字〔202420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排查中发现部分养殖场户存在养殖档案、粪污处理记录未按照要求记录或者记录不全,内容缺失,储粪棚粪污清运不及时,导致粪污外溢或粪便露天晾晒堆积等问题针对现场发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制止并指导整改到位,同时做好下一步的监督服务工作

八、持续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集中查处行动,对11图斑项目进行调查核实,属于文昌湖区管辖3个,认定1个生产建设活动,6个合规项目,1个违规项目已下达整改通知,正在整改中,计划7月底前整改完毕今年积极创建淦河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目前已初步完成方案的编制并经市水利局批复。

九、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一是济青、滨莱高速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已补植蜀412株,完成浇水、除草面积200亩。二是周村滨河二期工程(北郊宽水上苑段)项目建设规模2.6公顷,目前正在施工中。三是村庄绿化行动计划完成建设规模4.71公顷,各村基本完成绿化,目前正处于绿植管护中。四是开展全市“森林文化周”宣传保护古树名木活动,全部完成省、市、区一、二、三级古树挂牌及保护协议签定,为乡村振兴保存文化软实力。

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区农村供水工程分四期实施,截止目前,一期供水主管道铺设工程已完成;二期周村配水厂建设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已具备通水条件;三期部分供水支管道部分村内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已完成;四期管网配套工程已完成设计,已发布招标需求公告,力争8月开工,11月底完工。

十一、加快农村新能源转型升级一是加强农村供电设施运维,消除线路故障等隐患。重点做好防鸟害、防外破、防异物、防树障、防用户设备故障及防雷击,年以来,累计清理鸟巢931处,外破巡视874人次,清理线路异物11处,清理树障195处,检查用电设备350次,实现202410kV线路跳闸次数同比降低50%,线路跳闸压降效果显著,不断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二是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年以来,全区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739个,其中农村地区充电桩338个。三是严格按照《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全市散煤清洁化治理暨清洁煤炭推广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确定2024年全区清洁煤炭推广方案。截至目前,已向区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及各镇(街道)征求意见,《周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全区民用清洁煤炭推广的通知》正在发文程序。

十二、优化农村道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我区新改建完成投资5885万元、24.81公里,任务里程完成率92%;路面状况改善完成投资

1100万元、19.6公里,任务里程完成率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