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6年度王村镇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600422018L/2017-5030234 | 文号: | 无文号 |
发文日期: | 2017-03-07 00:00:00 | 发布机构: | 周村区王村镇 |
王村镇政府2016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特向社会公布2016年度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交流互动情况;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所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需要说明的事项和附表等12个部分组成。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王村镇政府联系(地址:王村镇兴华路64号,邮政编码:255311,电话:6680999,传真:6698016,接待投诉时间:工作日8:30--17:00,电子邮箱:wangcun6680701@163.com)。
一、概述
2016年,我镇认真执行《条例》规定,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在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同时,努力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
二、政府信息公开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改善服务,从而服务于群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镇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全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2名工作人员,配备电脑、打印机办公设备,具体承担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实行政府信息公开项目建设责任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加大宣传力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列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积极引导群众学习《条例》、熟悉《条例》、用好《条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培训,安排人员按时参加区政府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有关业务培训,并按要求进行贯彻落实,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建设
一是坚持“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指导思想,对政府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将单位信息分为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三类。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王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主动公开工作制度》、《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明确全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公开、受理、回复的反馈机制。
三、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交流互动情况
1、通过周村民声网、周村区民生热线、王村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受理的各种投诉举报、意见建议、咨询求助,党政办公室负责受理、办理、转办、反馈、存档工作。
2、对群众的投诉举报、意见建议、咨询求助的处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谁答复”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及时、准确地开展受理、处置、回复的工作,处理结果党政办公室存档。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情况和公开情况
分阶段逐步推动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做到只要不违反保密规定,都要实现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尤其是征地拆迁方面,做到及时按程序公开包括征地报批前告知、确认、听证,征地批准后征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信息;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方面,我镇印发《便民服务手册》,在镇便民服务中心显眼处放置,方便群众了解办事程序,内容包括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的事项、依据、条件、受理部门、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时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等。
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按照《条例》规定,2016年我镇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0条,内容涵盖机构信息、工作信息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类信息。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2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2%;政策法规类信息16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15%;业务工作类信息65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60%;规划设计、统计信息4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3%;招标采购信息23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20%。我镇主要通过公共查询点、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府宣传栏等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设置了公共查询点3个,即党政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和档案室。2015年,我镇在政府门户网站共公开信息60条,主要公开了本镇的机构设施、人事安排、工作动态等。
六、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
2016年,我镇未收到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申请。
七、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我镇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对印刷、邮寄等费用,原则上一律都予以减免。
八、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九、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有关制度,对所公开信息全部进行了保密审查,对不宜公开的信息坚决不公开。同时,定期对信息公开平台进行检查,及时复查删除不准确、不适宜信息及其他隐患漏洞,确保信息公开的安全。
十、所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措施和落实情况
我镇下辖财经管理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便民综合服务中心五个事业单位。各部门依据《王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同时强化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2016年,全镇组织2次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各部门参加学习培训25人次。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实践证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开的形式不够多。政府信息除在区政府和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公开外,还需更多形式更多渠道方便群众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二是政府网站信息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技术性要求高,信息化人员专业技术有待提高。
十二、需要说明的事项与附表
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附后。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努力推动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政府信息公开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员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争取得到理解与支持。同时,做好分类公开的各项工作,及时公布信息,切实做到信息公开的内容符合要求,常换常新。二是加大公开力度,切实丰富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同时,对全镇的信息,按“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除政策、法律明确规定不予公开的信息外,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丰富公开内容,努力做到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努力探索信息公开的新路子,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公开方式,畅通公开渠道,方便社会团体、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政府信息,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府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予以公开。
附件: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2016年3月5日
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10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1.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60 |
2.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3.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5 |
4.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5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0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
5.其他形式 |
件 |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被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
条 |
|
(一)纸质文件数 |
条 |
0 |
(二)电子文件数 |
条 |
0 |
八、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
九、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一)开通政府网站数 |
个 |
1 |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三)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3 |
(四)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五)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 |
万元 |
0.2 |
十、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2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2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25 |
(注:各子栏目数总数要等于总栏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