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9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强推进视频天网建设的建议)
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94
建议人: 王伟
主办单位: 周村公安分局
答复时间: 2024-07-10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王伟代表:

您提的《关于加强推进视频天网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关心支持!近年来,区公安分局高度重视视频天网建设,把做好视频天网作为构筑社会治安立体化、信息化工程的主要抓手,聚焦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先后开展了治安安网一期、二期工程,雪亮工程工程以及视频监控封边、堵漏、补盲建设截至目前分局视频监控平台联网总数13600其中公安自建1932通过的建设联网,视频监控在反恐维稳、侦查破案、打防管控、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视频监控技术的升级迭代,我区视频监控的问题短板日渐显现,监控覆盖面存在盲区,智能化率较低,既有视频监控“超期服役”,故障率频发,无法有效支撑日益繁重的公安实战任务。

为切实解决视频天网存在的问题,区公安分局积极谋划,聚焦短板,结合省、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文件和三年规划,以及市局《2024年全市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建设工作方案》,以加强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涉及的公共区域视频智能感知建设为重点,综合布局、科学规划、精准适配,谋划建设视频天网工程四期项目,计划新建1400个智能监控摄像机,解决覆盖率低、智能化低,支撑服务实战能力弱等问题,视频天网工程四期项目已发布招标公告,具体建设规划如下:

一是完成老旧监控摄像机替换。分局视频天网现有1932路监控摄像机中近四分之一的摄像机2013年建设的,已使用11之久,画面质量衰减严重,故障率很高,并出现了产品配件淘汰造成批量报废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实战应用。本着科学合理、厉行节约的原则,充分考虑老旧监控周边监控点位部署的逻辑关系,计划先期94个老旧监控摄像机逐步替换,替换下来仍能继续使用的老旧监控摄像机作为备件,应急保障其他监控点位,解决因监控摄像机故障返厂维修造成的监控盲区问题。

二是加强技防村视频智能感知建设。由于目前智能摄像机数量不足,视频天网智能监控摄像机绝大多数均建在城区和城郊结合部,对农村地区的视频感知能力十分薄弱,根据上级要求,计划对全区部分行政村的主要出入口加强智能感知建设,准确获取农村地区人、车信息,为技防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是加强视频“三圈”智能感知建设。根据市局《2024年全市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建设工作方案》和实战工作需求,计划对环市视频圈(章丘、邹平边界)15个点位、环区视频圈(张店、文昌湖、淄川边界)12个点位,进行人像卡口建设和感知摄像机能力提升建设,对环城区视频圈36个主要路口进行八向智能感知建设。建设中,全面分析治安点位和交警点位的交叉逻辑关系,查缺补弱,实行共杆共电,节约建设,进一步完善外部包围圈、内部网格化布局,做到触圈、触点全面感知,实时预警。

四是加强重点行业公共区域及治安复杂区域视频智能感知建设。结合视频监控GB37300-2018标准,计划以13类重点行业公共区域的主要出入口为覆盖目标,建设智能感知摄像机,确保重点目标、重点单位主要出入口智能感知全覆盖。根据110警情分布、派出所治安管理需求,计划进一步增对夜市、大集、部分沿街商铺等治安复杂区域的智能感知摄像机数量,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

五是配套升级视频监控平台。根据前端智能监控摄像机建设数量和功能类型,同步扩容存储,升级平台软硬件配置,特别是做好社会资源网视频监控平台的功能完善提升,更好实现对各类社会资源视频监控图像和智能感知数据的联网,同时将相关资源数据同步推送至区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平台,服务综治、城管、市政、水利、交通、消防等部门管理工作,更好的实现视频监控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下一步,区公安分局将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建议区财政每年预留部分视频监控专项建设运维资金,实现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逐年提升,更好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同时,力争将视频监控纳入正规化、法治化渠道,将视频监控上升到政府层面,平安周村建设的高度,加强对新建小区、商务楼宇等项目视频监控建设运维的指导,增加视频智能感知设备,实现视频和图像数据的联网及共享共用,更好的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公安工作的支持,希望您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

2024710

建议区委加大投入,对全区重点公共区域和行业领域加大建设数量,提高视频智能化率,优化视频平台架构,更好的服务全区公共事业发展,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